当前版:03版
农业钟点工 灌区耕作忙
  本报讯(喻东平)春末艳阳日,在汉中市石门水库灌区的育秧田里,“农业钟点工”三五成群,有的整秧田、有的寄插秧苗、有的撒肥料,这个全省最大的水稻灌区又进入生产繁忙季。
  石门灌区今年水稻种植面积31.6万亩,水稻秧苗寄插的高峰期,每天需要工人3000多名。当地大部分年轻人在外地打工,因此许多熟悉农活的妇女成了“香饽饽”。“我每年除了务自己的3亩多田,就出来打点工。栽菜、排小苗秧、插大秧都能干,每天工作七八个小时,能挣八九十元。”汉台区河东店镇瞿鲁营村年过六旬的“钟点工”何桂芬说,“人老了,能在自己家门口挣点钱,减轻儿女一些负担,我感觉挺好的。”
  每到农忙时节,石门灌区许多种植大户都要请“钟点工”来帮忙。从耕地播种到施肥割草,从田间管理到采摘收割,这些“钟点工”随叫随到、灵活机动,按劳动量收取报酬,不仅有效缓解了灌区农忙时节“用工荒”,也为农村闲散的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有力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据了解,石门灌区“农业钟点工”一般是农村比较闲散的劳动力,以农村大龄妇女为主,自由整合,走村串户。目前灌区有5400多名“农业钟点工”活跃在农忙一线。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