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郝家川的增收账


刘伟 通讯员 孙乐 文/图
暮春的陕北,到处绿意盎然。
4月21日上午,在子长市余家坪镇郝家川村村民张冬芳的大棚里,一排排葡萄树苍翠茂密、整齐排列,一串串葡萄饱满圆润、晶莹剔透。“今年葡萄长势相当好,果实稠密、个头大,再过一周就可以上市了,按照以往的价格,每公斤最高能卖到60元。”张冬芳一边给葡萄疏果,一边喜滋滋地说。
张冬芳家共有3口人,儿子常年在外打工。几年前,为改善家庭条件,张冬芳和丈夫郝风宁开始种植大棚葡萄。经过几年的辛苦劳作,张冬芳家的两亩葡萄已进入盛果期,销路很不错。他们还根据顾客的口感需求,不断对葡萄品种进行更换,先后引进红提、户太8号等多个品种。
“葡萄一般4月中下旬上市,可持续到6月。去年仅销售葡萄就收入近4万元,预计今年收益可突破5万元。”张冬芳说,现在还通过吸引顾客上门采摘发展起了采摘农业,不仅实现了在家门口致富,还带动了周边村民发展葡萄产业。
“前段时间,我们这里的桃花开得艳丽,朵朵桃花粉里透红,一股股浓郁的清香扑鼻而来,让人沉醉,吸引了不少群众来观赏。如今,这些桃树都结出了‘金果果’。”村民郝振斌兴致勃勃地说。
正在桃树园忙碌的郝振斌一边疏果一边说:“我种植桃树已有几十年了。这几年主要种植秋彤、夏雪、沙瓤红等品种,去年又发展栽植了丰园红杏。目前,有12亩桃树和2亩红杏。去年桃子一成熟,上门来采购的客商就特别多,收入2万多元。明后年就到了盛果期,预计每年收入5万元没有问题。”
如今,郝家川村已形成川道大棚、台地葡萄、山地夏桃、沟洼地粽叶等多元化产业结构。2019年,该村人均收入1.6万元。同时,郝家川村还依托地理优势,打造宜居宜乐宜业的“田园综合体”,实现“农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农产品变商品”的目标,让农民更富、乡村更美、社会更和谐。
“下一步,我们要加强对产业的精准化管理,不断提升葡萄、夏桃等农产品的品质。要转变观念,发展多元化产业,增加农民致富途径,还要依托水上乐园,乡村旅游等,力争实现产业兴、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郝家川村党支部书记郝风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