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安康:让困难群众生活有保障
本报讯(记者 李冀安)“截至2020年3月底,安康市共有农村低保对象10.6万人,农村特困供养人员3.9万人,全市17.4%的贫困人口通过农村低保或特困人员救助得到有效保障。”4月27日,在安康市“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小康新时代”系列新闻发布会上,安康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许启汉介绍。
2019年底,安康市10.13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农村低保,低保标准提高到4310元,高于国家扶贫标准。
今年以来,根据新冠肺炎疫情原因导致群众收入骤减情况,安康市民政部门在全省率先开展提高农村低保覆盖率工作,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有效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为防止农村低保脱贫后又返贫的情况发生,安康市落实“渐退帮扶”政策,确保其实现稳定脱贫后再退出农村低保范围,对渐退期满没有实现稳定性脱贫的对象,仍享受低保救助政策。
2018年底,安康市实现了由原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向特困人员供养救助制度的转变。截至目前,共有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169所,集中供养农村特困人员17486人,集中供养率达到45.6%。2019年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安康3.9万农村特困人员开展了生活自理能力评定,按全自理、半失能、失能三个等次全面落实照料护理费。
同时,安康市民政部门健全完善“分级审批”“先行救助”工作程序,全面落实镇办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充分发挥临时救助兜底作用。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安康市有3.54万人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获得临时救助。
近年来,安康市全面落实对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困境儿童和农村“三留守”人员等特殊困难群体救助福利政策。全市6.42万残疾人享受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1429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生活补贴全面落实,1.88万名农村留守儿童、1.49万名困境儿童、572名孤残儿童基本生活有效保障,3.47万留守老人得到定期走访探视。
据介绍,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安康市各级民政部门将聚焦“5月底全部‘清零’,6月底前‘交总账’”目标,确保符合条件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兜底保障范围,加大特殊困难群体关爱帮扶力度,保障好疫情防控期间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管理工作,坚决完成脱贫攻坚问题整改任务,全面打赢民政领域脱贫攻坚战。
2019年底,安康市10.13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农村低保,低保标准提高到4310元,高于国家扶贫标准。
今年以来,根据新冠肺炎疫情原因导致群众收入骤减情况,安康市民政部门在全省率先开展提高农村低保覆盖率工作,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有效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为防止农村低保脱贫后又返贫的情况发生,安康市落实“渐退帮扶”政策,确保其实现稳定脱贫后再退出农村低保范围,对渐退期满没有实现稳定性脱贫的对象,仍享受低保救助政策。
2018年底,安康市实现了由原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向特困人员供养救助制度的转变。截至目前,共有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169所,集中供养农村特困人员17486人,集中供养率达到45.6%。2019年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安康3.9万农村特困人员开展了生活自理能力评定,按全自理、半失能、失能三个等次全面落实照料护理费。
同时,安康市民政部门健全完善“分级审批”“先行救助”工作程序,全面落实镇办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充分发挥临时救助兜底作用。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安康市有3.54万人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获得临时救助。
近年来,安康市全面落实对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困境儿童和农村“三留守”人员等特殊困难群体救助福利政策。全市6.42万残疾人享受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1429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生活补贴全面落实,1.88万名农村留守儿童、1.49万名困境儿童、572名孤残儿童基本生活有效保障,3.47万留守老人得到定期走访探视。
据介绍,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安康市各级民政部门将聚焦“5月底全部‘清零’,6月底前‘交总账’”目标,确保符合条件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兜底保障范围,加大特殊困难群体关爱帮扶力度,保障好疫情防控期间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管理工作,坚决完成脱贫攻坚问题整改任务,全面打赢民政领域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