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5版
真招帮扶 情洒农家
    王文智(右)和村支书共同谋划全村南瓜深加工项目。

  通讯员 朱治龙 王伟 惠丹丹 本报记者 张浩 文/图
  春日的陕北高原桃花红、杏花白,田间地头处处可见农民忙碌耕种的身影。吴起采油厂驻吴起县周湾镇牧兴庄村的专职扶贫干部王文智,继续奔走在脱贫攻坚路上,为群众协调、解决种植肥料、大棚改建等事宜。驻村4年来,他情系贫困群众,尽心尽力、甘为奉献,帮助贫困户走向脱贫致富之路。
  周湾镇牧兴庄村是吴起县最大的贫困村。2017年,王文智被采油厂委派到牧兴庄村,看到全村环境差、产业基础薄弱等突出问题严重制约着村庄的发展,他深知,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异常艰巨。
  百姓要致富,产业是支柱。王文智就建档立卡户发展产业提出长短结合、种养并进的脱贫理念,让老百姓在脱贫致富中“当下能‘解渴’,长远能‘造血’”。驻村以来,王文智进村组、入农户,奔走于田间地头调查摸底,剖析贫困原因,合理规划产业扶贫。并通过吴起采油厂成立牧兴庄扶贫互助资金协会,为54户群众发放贷款44万元,协调小额贷款22万元,以解决农户发展产业难题。
  “去年王文智帮我无息贷款1万元买了10头猪仔,年底又帮我卖猪肉,收入3万余元。他还帮助我种植了10亩南瓜,收入1万余元。”在王文智的帮助下,贫困户包学科不仅脱了贫,还被吴起县评为“脱贫之星”。
  目前,在牧兴庄村发展种植养殖业的建档立卡户有45户,在王文智的协调帮助下为贫困户修建猪舍11座;发展饲养生猪、肉牛、驴60余头,鱼20万尾;种植苹果30.3亩、南瓜2800余亩、玉米1400亩,小杂粮、向日葵等500余亩。
  4年的驻村工作,王文智时刻把村民的冷暖放在心上,通过引项目、跑销售,改善村民生产生活环境。他先后协调吴起采油厂帮助贫困户销售生猪200余头、羊子30余只,村民创收83万余元。并新修村部平板房6间、规划修路12公里、村级活动场所一处、爱心超市一家,累计投入资金60余万元。他还协调吴起县水务局为村里通了自来水,彻底解决了全村308户群众的饮水困难。
  看到全村面貌得到了改善、农民收入有了提高,牧兴庄村党支部书记刘志刚的内心感触很深,他说:“4年来,王文智与群众打成一片,积极协调帮扶资金,为村上建档立卡贫困户建设产业设施。千方百计谋出路,尽心尽力办实事。当前全村特色产业初具规模,农户居住条件明显改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下一步,吴起采油厂将以壮大村集体经济为出发点振兴乡村建设,计划帮助牧兴庄村对2800余亩南瓜进行深加工,拓宽销售渠道,促进产业多元化发展。通过项目带动、技术支持、产业扶贫等,在企业精准扶贫工作中做好表率、树好标杆。”2020年是全面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王文智继续扎根农村、真情扶贫,让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越来越富。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