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7版
乡情
根在农村

  􀳀闫海珍

  小时候,我的理想是走出农村,如果可以,片刻不留。现如今,我却渴望回到农村,如果可以,越快越好。年幼时,看着父母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年四季不得闲。到了年底,全家收入却少得可怜。我下定决心要考出去,离开生我养我的村庄。
  那个时候,我眼里看到的都是身为农民的苦:烈日炎炎下汗流浃背,凛冽寒风中冻疮皴裂不断;吃的是日复一日的白菜土豆,干的是年复一年的养猪喂羊……农活多得永远做不完,日子单调得像钟摆。一眼就能望到头的生活,让我感到难过沮丧。
  于是,在古老的城墙上,在学校的小溪旁,在村外的田埂边,到处留下了我学习的足迹。付出总有回报。我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可是,因为家里经济困难,我最终没能上大学。这成为我心中的痛,无法解开的结。得知无法继续上学,十七岁的我擦干眼泪,背上行李,离开家乡,开始了打工之旅。
  第一次踏进大城市,眼前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无一不是我梦中的景象。我下定决心,学习一切生存技能,争取留在城里。后来,我应聘到一家企业做文职工作。再后来,我结婚了。老公是一名军人,他在哪里,哪里就是我们的家。
  在城市里待得越久,我就越怀念乡村的生活。城里热闹,但也喧嚣;城里方便,但也拥堵。城里应有尽有,却又觉得缺点什么。我怀念村里僻静的小路、宽敞的院落,怀念村里的鸡鸣狗叫、炊烟袅袅……
  三年前,我们回到老家生活。我惊喜地发现,家乡的县城与外面的城市相比,一点也不逊色。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出生,体会到生活不易的同时,我也慢慢理解了父母当初的选择。如今,父母和我们在县城生活,老屋没人居住,房间布满灰尘,院子杂草丛生……我们偶尔回去,也是来去匆匆。
  一天,我对老公说:“等我们老了,回村里住吧。可以爬上山顶看日出,站在山腰看夕阳,坐在院子里看星星。我们在院子里种上孩子们爱吃的菜,养一些鸡、鸭、鹅,再孵些小鸡、小鸭,让孙子们看鸡仔如何被孵化出来……”老公说:“对,再养一头奶牛,养上四头猪,管够全年吃的猪肉。”同样生于农村的老公,和我有着同样的想法,这是多么值得庆幸的事。我知道,这一辈子,我们的根在农村。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