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2版
脱贫路上的县委书记
答好决胜脱贫攻坚考卷
——访岐山县委书记苏少敏
    苏少敏(左)仔细询问袁宗怀的收入情况。
 
  本报记者 边浩 韩小珍 文/图
  4月10日,岐山县委书记苏少敏轻车简从,深入部分镇村调研督导脱贫攻坚和复工复产工作。他说,要以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定力和担当,坚定信心、一鼓作气、真抓实干;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推进脱贫攻坚,坚决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高质量打赢全县脱贫攻坚收官之战。
  扶志助脱贫防返贫
  苏少敏调研的首站是京当镇小强村。“这两年猪价好,你这精气神也越来越足了。”在村民李乃胡家,看到他们家的生活有了保障,苏少敏欣慰地说。
  “这是个能干的女人,光看她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就知道她对生活有追求。”苏少敏告诉同行人员,2007年,李乃胡的丈夫因病瘫痪在床,当时家中还有两个未成年的孩子,生活的重担全部压在了李乃胡的肩上。
  “扶贫先扶志,脱贫贵在立志。这几年通过帮扶干部不断鼓励、引导,李乃胡当起了‘猪倌’,重拾了对生活的信心。现在,两个孩子已经大学毕业,丈夫也被她照顾得很好。”苏少敏说,扶志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个重要基础。
  近年来,为了增强贫困群众战胜贫困的信心和动力、营造决战脱贫攻坚的舆论氛围,岐山县深入推进扶贫扶志扶智工作,紧密结合脱贫攻坚任务、群众发展意愿,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谋发展,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变“要我富”为“我要富”。
  推动集体经济发展
  三四月是春耕春种旺季。在雍川镇宣旗营村苗木花卉产业扶贫基地,每天都有几十个村民在除草浇水,精心管护花草苗木。据了解,宣旗营村因地制宜发展苗木花卉种植产业,现有绿化苗木存量210万株、花卉存量1200万株。2019年,苗木花卉收入1200万元,群众务工收入200余万元。
  “在这儿打工收入怎么样?工资有没有按时支付?”4月10日下午,在宣旗营村苗木花卉产业扶贫基地,苏少敏仔细询问贫困群众袁宗怀的收入情况。
  “平时一天挣80元,有时活好一天能挣150元。工资都是当天结,我和老婆都在这里长期务工。”袁宗怀笑着说。
  脱贫攻坚期间,岐山县稳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广“嵌入式”产业扶贫模式,向18个贫困村拨付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960万元,建成设施瓜菜基地6000亩、花卉苗木基地3000亩、中药材基地2000亩,新栽苹果、猕猴桃3500亩,新发展果品、花椒、苗木花卉等经济作物2300亩,养殖中蜂1000箱,带动2572户贫困户稳定增收。
  “我们要抓住机遇,精心谋划,真抓实干,及早形成产业与集体与农户的利益连接,让集体增加收入,改变空壳村现状,让贫困群众真正脱贫。”苏少敏说。
  “脱贫攻坚越到后面,越是硬任务,要坚决杜绝数字脱贫、虚假脱贫,要精准扶贫、巩固成果,提高贫困户脱贫质量。”苏少敏表示,下一步,岐山县将聚焦1545户2629人的脱贫任务,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夺取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