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4版
拄着拐杖送广播,深山传真情
    黄世和拄拐播放广播。

  本报记者 李冀安 通讯员 邓姗姗 文/图
  1972年,他自办家庭广播室,一天3次将村里的大事小情和国家政策传递到家家户户;1997年,香港回归当天,他把自己的广播室一直开到了凌晨两点;2008年,值北京奥运会开幕之际,他转播开幕式,播送自创快板《欢呼奥运大喜庆》;2020年,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他又“远程遥控”广播室、书写倡议筹善款。
  他,就是旬阳县桐木镇白石河村74岁的残疾农民黄世和。他坚持自办家庭广播48年,被中共中央宣传部誉为“党的义务宣传员”。
  人在西安 情系白石河
  “爸,广播已经打开,县里的通告开始正常播放啦,您放心吧。”电话那头,刚忙完的黄晓娟气喘吁吁地说。
  “好哇!好哇!我心里的石头总算可以落下去了。”电话这头,拄着拐杖在客厅里来回踱步的黄世和终于停下来了,望着窗外长长地舒了口气。
  1月9日,黄世和与老伴儿涂可婷身体抱恙,儿子和长女将其接至西安看病休养,并在那里过年。
  疫情暴发后,黄世和每天都牢牢地盯着电视机,确诊病例逐日增加、国家启动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响应……每一条消息都紧紧牵动着黄世和的心。
  黄世和心急如焚,他迫不及待地想回到白石河打开他的广播。可由于交通管制,加上他双腿残疾出门不便。不得已,他派次女黄晓娟即刻回到白石河,第一时间打开广播滚动播放县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指挥部通告,将疫情形势和防控要求及时传达给村里人。
  同时,黄世和在西安编写快板《成功定夺耀中华》。“乡亲们听我言,我给大家做宣传……不上街不串门,不要接待陌生人。勤洗手戴口罩,不要扎堆不闲聊……”黄世和在快板里写道。他还让孙女黄欢欢朗诵快板,制成音频后通过广播向村民宣传,通俗易懂效果好,受到广大村民的喜爱。人在西安,情系白石河,黄世和用“远程遥控”的方式参与了白石河村的疫情防控宣传战。
  坚守深山 传递真情
  黄世和是白石河村的乡村医生,利用自己开办诊所的微薄收入,自1972年开始在闭塞山区义务办起家庭广播。他拖着病残的双腿,数十年如一日地为居住在大山深处的群众送去最亲切的话语,为信息闭塞的父老乡亲传递丰富的声音,用自己的坚持和赤诚传播党的方针政策,其先进事迹在中、省、市主流媒体播发报道,成为全社会学习的楷模。2010年他被中共中央宣传部誉为“党的义务宣传员”。
  “我要通过广播来传承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让大家珍惜生命、懂得感恩、回报社会。”黄世和说。
  48年来,转播、写稿、读书看报、播音、看病……这是他生活的全部。他拄着拐杖用广播向村民传递大事小情,分享快乐幸福,凝聚传递爱心,带领大家感受祖国的繁荣昌盛,共同克服时下的艰难。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