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我省发出清明节移风易俗文明祭祀倡议
本报讯(记者 张晓强)今年清明节正值全省上下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加紧复工复产、防范森林草原火灾的关键时期,为了巩固抗疫成果,传承优秀文化,弘扬文明新风,保护绿色家园,3月30日,省委农办、省农业农村厅向全省广大乡亲朋友们发出倡议,号召大家用文明祭祀的实际行动,传承孝道,践行文明,移风易俗,倡导新风,共战疫情。
倡议提出,缅怀故人、寄托哀思,重在心而不拘于形,要倡导文明祭祀,通过家庭追思、鲜花祭奠、清扫墓碑等文明时尚的祭祀方式追思先贤、祭奠逝者。坚决摒弃焚烧纸钱香烛、燃放鞭炮等陈规陋习,不在山间、路边、广场、农田、果园等场所抛撒纸钱,从倚重实物实地祭扫转变到传承慎终追远的优秀文化上来。
要自觉遵守疫情防控有关要求,暂停家族性、集聚式祭祀活动,减少人员聚集,尽量选择错峰祭扫,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坚决防止疫情扩散和反复。要遵守森林防火和消防安全规定,杜绝明火烧纸,自觉做到不携带火种进山入林,不在野外烧火做饭、吸烟、乱扔烟头等,不在野外烧荒烧地边、焚烧农作物、焚烧垃圾,严防森林火灾发生,用实际行动支持抗“疫”、保护家园。
同时,倡导厚养礼葬的新观念,发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对在世的老人多行孝道、多尽孝心,使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祭奠已故老人,要从俭办丧、文明祭奠,让逝者安息,让生者无憾,切不可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相互攀比,自觉抵制庸俗、愚昧的祭扫陋习和封建迷信活动,在传承传统文化中推动社会进步。
要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扮亮乡村环境,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绿水青山。要不误农时,抓紧春耕生产,确保全年丰收,以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充裕富足的幸福生活礼敬逝者。
倡议提出,缅怀故人、寄托哀思,重在心而不拘于形,要倡导文明祭祀,通过家庭追思、鲜花祭奠、清扫墓碑等文明时尚的祭祀方式追思先贤、祭奠逝者。坚决摒弃焚烧纸钱香烛、燃放鞭炮等陈规陋习,不在山间、路边、广场、农田、果园等场所抛撒纸钱,从倚重实物实地祭扫转变到传承慎终追远的优秀文化上来。
要自觉遵守疫情防控有关要求,暂停家族性、集聚式祭祀活动,减少人员聚集,尽量选择错峰祭扫,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坚决防止疫情扩散和反复。要遵守森林防火和消防安全规定,杜绝明火烧纸,自觉做到不携带火种进山入林,不在野外烧火做饭、吸烟、乱扔烟头等,不在野外烧荒烧地边、焚烧农作物、焚烧垃圾,严防森林火灾发生,用实际行动支持抗“疫”、保护家园。
同时,倡导厚养礼葬的新观念,发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对在世的老人多行孝道、多尽孝心,使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祭奠已故老人,要从俭办丧、文明祭奠,让逝者安息,让生者无憾,切不可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相互攀比,自觉抵制庸俗、愚昧的祭扫陋习和封建迷信活动,在传承传统文化中推动社会进步。
要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扮亮乡村环境,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绿水青山。要不误农时,抓紧春耕生产,确保全年丰收,以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充裕富足的幸福生活礼敬逝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