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6版
黄陵县阿党镇:小涝池成“聚宝盆”
  本报讯(杨磊)“自从重新修复涝池以来,每年夏天到了晚上在涝池边有乘凉的、休闲娱乐的,甚至还有卖小吃的,好不红火。”3月24日,黄陵县阿党镇葡萄寨移民新村支部书记刘海全说。
  葡萄寨移民新村新型涝池2018年建成,占地面积6412平方米,总库容8570立方米,涝池周边绿化美化1.49公顷,可灌溉周边果园850亩。
  “搬到新村后果园浇水、田间灌溉,全靠这池子的水。”该村村民陈金元自豪地说。
  为了有效遏制水土流失,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2010年,黄陵县开始涝池恢复建设并遵循“聚集水、留住水、涵养水、用好水”和“自然、生态、乡土”理念,在传统涝池蓄洪排涝的基础上,增加了雨污分流、污水处理、补水退水、提水灌溉功能。在原有功能完好的26座涝池的基础上,又新建修复涝池82座,全县新旧涝池已达108座,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20平方公里,不仅有效遏制了水土流失,而且极大地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社会效应、经济效应、生态效应十分明显。
  “延安要把涝池建设作为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切入点,与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农村水污染防治、美丽乡村建设等有机结合,持续加大以涝池为主的固沟保塬工程建设力度,先后整治、修复涝池692座,发挥了显著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延安市河长办副主任、市水行政执法支队支队长高凤奇说。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