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象山春景


丁继坤
阳春三月,听说象山森林公园对游人开放了,我怀着观赏春色的心情,前往象山登山游览。
“象山行不尽,澽水去何长。”象山位于韩城市新城区西部,因其形似大象而得名,是“韩原八景”之一。清朝韩城籍诗人张廷枢曾为象山赎诗:“象山千仞郁嵯峨,积翠浮风近郭多。旭日岩端连碧落,晓霞林际染青娥。战场尚说韩原胜,故垒曾传郑驷过。乘兴攀跻聊骋望,东南一发是黄河。”这首诗为象山增添了传奇色彩,可见象山在韩城人心中的地位。
曾听岳母讲,她从小在象山上长大,和母亲居住在北面的一孔土窑,窑前有碾麦场和存水的旱窖,还有一个石碾子。那时土窑没有院墙遮挡,一出窑门就是荒山野岭。象山十八弯,弯弯爬上山;一弯一棵树,树树长得端。岳母每次上山,就数着弯里的树往上爬。那时人烟稀少,四面荒凉,大人有事下山时,留岳母一个人在家,经常能听到野狼的叫声,吓得她把门窗都关紧,现在回想起来都感到害怕。
如今,象山一改过去荒山野岭的面貌,盘山路直通景点,坐车上象山的梦想已成为现实。步入公园,装饰一新的牌楼映入眼帘,新建的宝塔走廊、亭台楼阁等建筑物点缀其中。山上通了自来水,实现了电气化,为人们登山游玩创造了便利条件。我们举目观望,晴空万里,天高云淡,视野开阔;近看,崇山峻岭,层峦叠翠,山下松柏、屋宇与阳光交相辉映,黛色正美;远看,南川北塬、古城、芝川口尽收眼底,田野、村庄星罗棋布,一览无余。站在山顶,展望新城高楼林立,街道四通八达,一座现代化黄河沿岸区域中心城市迅速崛起。特别是太史大街西延大桥的建成通车,为开发打造象山旅游产业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景区里,姹紫嫣红的花朵竞相吐艳,引来了蜜蜂忙碌采蜜。欢声笑语的游人、繁花似锦的花海构成了一幅春色满园图。石雕大象、山鹿、白羊、公鸡、乌龟、群猪等动物造型憨态可掬,栩栩如生。特别是一头神气威武、朝气蓬勃的石牛雕塑,给人一种牛气冲天、奋发向上的精神激励。游览途中,妻子旧地重游,寻找母亲当年住过的土窑,可惜已不见踪迹。仔细回忆,原先的窑洞或许已被大楼所取代了。
著名军旅作家杜鹏程是韩城人,他的墓碑就竖立在象山南边的松柏中,供游人缅怀纪念。《保卫延安》书中描写的激烈战斗、读书学习等场景,被雕刻在墙壁上,把游客们的思绪带回那波澜壮阔的战争年代。《保卫延安》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是韩城人民的骄傲。著名作家王汶石有感于这部“英雄史诗”所达到的思想高度和艺术成就,欣然提诗赞誉:“战斗一生复何求,铁马金戈笔底收。一代元戎雄影健,十万甲兵争自由。纸罄洛阳书百书,文穷华夏易春秋。纵使历路尽荆棘,千秋百载也风流。”高度评价了杜鹏程光辉的一生。
满园春色关不住,漫山遍野尽是春。游览象山森林公园,开阔了眼界,放松了心情,增长了见识。从秃岭象山旧貌到森林公园新景,我感受到韩城日新月异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