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我省构建综合性兜底保障体系
本报讯(记者 崔福红)近日,省民政厅制定出台了《关于构建综合性兜底保障体系筑牢脱贫攻坚“最后一道防线”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通过多项措施建立健全综合性兜底保障制度体系,为2020年全省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方案》指出主要开展八项重点工作,分别是:一是强化剩余贫困人口兜底保障,对全省18.34万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逐户逐人进行全覆盖摸排,做到应保尽保、应兜尽兜。二是兜牢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底线,计划下拨中省困难群众补助资金62亿元,保障好全省85.7万农村低保对象、12.3万农村特困供养人员等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三是做好防返贫兜底保障工作,对一般农户中处于贫困边缘的人口和已脱贫但仍有返贫风险的监测人口,建立监测预警信息台账,实施动态管理,及时给予救助。四是加大特殊群体关爱帮扶力度,计划下拨省级补贴资金4.9亿元,为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发放“两项补贴”,做到“应补尽补”;计划下拨资金1.1亿元,建立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补贴标准与社会散居孤儿基本生活最低养育标准衔接机制;计划安排1850万元实施“残疾孤儿手术康复明天计划”和“福彩圆梦·孤儿助学工程”,扩大助医助学范围。计划下拨资金1.2亿元,资助新建农村互助幸福院1500个,覆盖全省80%以上的行政村,为农村留守老年人提供餐饮、临休等服务。制定出台加强农村留守妇女关爱服务的政策措施,提升关爱服务能力。五是加强贫困地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指导贫困地区做好村(居)换届选举研判工作,大力推进基层党组织书记、村(居)委会主任“一肩挑”。计划下拨省级资金4500万元,资助建设300个农村社区服务中心,覆盖40%以上的行政村。加强移民搬迁社区自治建设,增强移民搬迁群众的归属感和融入度。六是强化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通过消费扶贫、产业扶贫、技术扶贫、医疗扶贫、教育扶贫、电商扶贫、扶志扶智等形式积极参与脱贫攻坚。七是搭建社会力量参与救助的平台,形成对特殊困难群众的帮扶合力。八是支持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优化行政区划设置。
此外,各级民政部门还将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凝聚工作合力、改进工作作风、推进工作创新、强化队伍建设等,为构建综合性兜底保障体系、筑牢脱贫攻坚“最后一道防线”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方案》指出主要开展八项重点工作,分别是:一是强化剩余贫困人口兜底保障,对全省18.34万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逐户逐人进行全覆盖摸排,做到应保尽保、应兜尽兜。二是兜牢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底线,计划下拨中省困难群众补助资金62亿元,保障好全省85.7万农村低保对象、12.3万农村特困供养人员等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三是做好防返贫兜底保障工作,对一般农户中处于贫困边缘的人口和已脱贫但仍有返贫风险的监测人口,建立监测预警信息台账,实施动态管理,及时给予救助。四是加大特殊群体关爱帮扶力度,计划下拨省级补贴资金4.9亿元,为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发放“两项补贴”,做到“应补尽补”;计划下拨资金1.1亿元,建立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补贴标准与社会散居孤儿基本生活最低养育标准衔接机制;计划安排1850万元实施“残疾孤儿手术康复明天计划”和“福彩圆梦·孤儿助学工程”,扩大助医助学范围。计划下拨资金1.2亿元,资助新建农村互助幸福院1500个,覆盖全省80%以上的行政村,为农村留守老年人提供餐饮、临休等服务。制定出台加强农村留守妇女关爱服务的政策措施,提升关爱服务能力。五是加强贫困地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指导贫困地区做好村(居)换届选举研判工作,大力推进基层党组织书记、村(居)委会主任“一肩挑”。计划下拨省级资金4500万元,资助建设300个农村社区服务中心,覆盖40%以上的行政村。加强移民搬迁社区自治建设,增强移民搬迁群众的归属感和融入度。六是强化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通过消费扶贫、产业扶贫、技术扶贫、医疗扶贫、教育扶贫、电商扶贫、扶志扶智等形式积极参与脱贫攻坚。七是搭建社会力量参与救助的平台,形成对特殊困难群众的帮扶合力。八是支持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优化行政区划设置。
此外,各级民政部门还将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凝聚工作合力、改进工作作风、推进工作创新、强化队伍建设等,为构建综合性兜底保障体系、筑牢脱贫攻坚“最后一道防线”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