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时令惊蛰
王炜
那年我八九岁吧,被油菜地里的群蜂蜇了,双眼肿得看啥都是一线天。
以后,每次看到挂历,会下意识地找寻“惊蛰”两字。我把“蛰”字当成了“蜇”字,前边再加个“惊”字,看着就心中惊惧。
这就是我对“惊蛰”最初的认知。小时候的我并不知道惊蛰是个节气,后来知道了,竟然跟牛有关。
我家养的第一头牛是头幸福的牛,它刚到我家时,还是头小牛犊子,脖子上挂着用红布挽成的大红花。后来,小牛犊长大了,对它而言,每年最幸福的日子便是惊蛰时节。这天,父亲会烧熟一斤菜籽油,晾凉后灌进啤酒瓶,然后瓶口对准牛的嘴巴喂它喝油。牛蠕动着喉咙,咕隆地咽着,嘴角流出长长的哈喇子。
父亲说这叫“啖油”,牲畜在惊蛰这天吃了油,皮毛会变得光亮,体格也会变得健壮。父亲是农民,一辈子跟田地打交道,对于操持重体力活的牲畜格外爱惜。记忆中,这头牛还被父亲喂过馒头、花卷、西瓜。
北方的春夏秋三季,牲畜都有时鲜的绿草吃,入冬后,就只剩干麦秸和干玉米秆了。漫长的寒冬,粮食、饲料少得可怜,像撒胡椒面一样当调料吃。牲畜无奈又乏味地过完一个冬天后,个个皮粗毛糙,瘦骨嶙峋。
过了雨水,进入惊蛰,农人就要忙碌起来了。冬小麦要抓紧追施土肥,运送粪土的活计全靠牲畜。对于没精打采的牲畜,人们自然有办法,那就是给牲畜喂油,补充能量。
我注意到一个现象,惊蛰之日会有雷声隆隆。这雷声惊醒了田地里蛰伏了一冬的生灵,也惊醒了闲散在家的农人。新年伊始,不误农时,大江南北的农人开始了新一年的劳作。
惊蛰一过,不多时日,北国春深,桃花要红了,梨花要白了,春燕戏逐呢喃,依然南国口音。如画的江南,处处一幅春耕图,老牛低头奋力,弯角挑起了晨曦中的那一轮红日。
那年我八九岁吧,被油菜地里的群蜂蜇了,双眼肿得看啥都是一线天。
以后,每次看到挂历,会下意识地找寻“惊蛰”两字。我把“蛰”字当成了“蜇”字,前边再加个“惊”字,看着就心中惊惧。
这就是我对“惊蛰”最初的认知。小时候的我并不知道惊蛰是个节气,后来知道了,竟然跟牛有关。
我家养的第一头牛是头幸福的牛,它刚到我家时,还是头小牛犊子,脖子上挂着用红布挽成的大红花。后来,小牛犊长大了,对它而言,每年最幸福的日子便是惊蛰时节。这天,父亲会烧熟一斤菜籽油,晾凉后灌进啤酒瓶,然后瓶口对准牛的嘴巴喂它喝油。牛蠕动着喉咙,咕隆地咽着,嘴角流出长长的哈喇子。
父亲说这叫“啖油”,牲畜在惊蛰这天吃了油,皮毛会变得光亮,体格也会变得健壮。父亲是农民,一辈子跟田地打交道,对于操持重体力活的牲畜格外爱惜。记忆中,这头牛还被父亲喂过馒头、花卷、西瓜。
北方的春夏秋三季,牲畜都有时鲜的绿草吃,入冬后,就只剩干麦秸和干玉米秆了。漫长的寒冬,粮食、饲料少得可怜,像撒胡椒面一样当调料吃。牲畜无奈又乏味地过完一个冬天后,个个皮粗毛糙,瘦骨嶙峋。
过了雨水,进入惊蛰,农人就要忙碌起来了。冬小麦要抓紧追施土肥,运送粪土的活计全靠牲畜。对于没精打采的牲畜,人们自然有办法,那就是给牲畜喂油,补充能量。
我注意到一个现象,惊蛰之日会有雷声隆隆。这雷声惊醒了田地里蛰伏了一冬的生灵,也惊醒了闲散在家的农人。新年伊始,不误农时,大江南北的农人开始了新一年的劳作。
惊蛰一过,不多时日,北国春深,桃花要红了,梨花要白了,春燕戏逐呢喃,依然南国口音。如画的江南,处处一幅春耕图,老牛低头奋力,弯角挑起了晨曦中的那一轮红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