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常鹏翔:十年坚守点石成金


通讯员 苏旭岗 文/图
37岁的常鹏翔是陕北矿业涌鑫公司安山煤矿综掘一队的一名支护工。2009年,常鹏翔来到综掘一队,在一线生产岗位上一干就是十年。十年间,从最初连钻机都把控不稳的“菜鸟”蜕变为现在的首席员工,常鹏翔经历了很多。
勤学为径,长本事永不懈怠
初到煤矿的时候,常鹏翔成为综掘一队的一名锚杆支护工。由于地质条件复杂,作业环境差,加上工作经验不足,常鹏翔操作起来不熟练。下班后,他腰酸背痛,手腕肿胀,身子骨像散架了一样。
“干什么工作总要有个适应过程,如果现在打退堂鼓,那将来什么也干不成。”常鹏翔咬紧牙关坚持。为了精通业务知识,掌握工种技能,他虚心跟师傅学习,认真对待每班的支护工作。那时的他,兜里常揣个笔记本,把师傅所说的支护技巧和工作标准以及自己所看所想记录下来。遇到不明白的问题,下班回到宿舍,他就找来相关书籍学习。
随着工作经验的不断积累和知识储备的增加,常鹏翔的业务能力逐渐提高,他所支护的每一根锚杆、锚索都日趋完美。
善于钻研,解杂症技惊四座
常鹏翔在生产过程中十分重视细节,是一个善于钻研业务、总结经验、解决疑难问题的人。
锚杆支护质量的检测手法复杂,特别是锚杆锚固力的检查。拉拔锚杆后,造成了锚杆预紧力不达标,往往需要重新紧固。常鹏翔用自己独特的敲击辨声检测法,凭借一个小锤,敲击支护好的锚杆,根据锚杆震动的声音,简便判断锚杆的锚固程度,对疑似不合格的锚杆,再用仪器检测,重点检测。这个做法极大地提高了锚杆锚固力的检测效率。
在一次支护时,钻机卡住钻杆,支护工友们反复调试钻机,可钻机就是运行不起来。如果不及时解决故障,就会影响生产。在大家束手无策的时候,常鹏翔对锚杆机进行“诊断”,确定故障的原因是钻机风针缺油磨损造成的。那一次,常鹏翔在短时间内解决了问题,为生产赢得了时间。
稳快高精,当王牌屡创佳绩
“锚杆外露大于2厘米不超过5厘米,预紧力矩达300牛米,锚杆的四个面紧贴煤墙,锚固力达127千牛,顶角锚杆角度15度。合格!”常鹏翔支护过的掘进巷道,验收表上优良率达98%以上。
“稳、快、高、精”,即钻机操作要稳、锚杆打设速度要快、锚杆打设标准要高、锚杆支护质量要精,这是常鹏翔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出来的支护工评定标准“四字诀”。靠着这条标准,他带动大家支护出一条条标准化巷道。
王牌的支护技术、优秀的工作业绩、饱满的岗位热情,正是这些让常鹏翔荣膺“陕北矿业首席员工”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