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陈书记比我的亲人还要亲”


崔晓怡 本报记者 刘晓林 文/图
在潼关县秦东镇四知村,提起第一书记陈锐,村民们纷纷称赞:“特别能干,特别亲切!”
刚到四知村,陈锐便走村入户,和村民拉家常、交朋友,掌握精准扶贫的第一手资料。那段时间,她坚持吃住在村,把所有的精力投入到熟悉村情、摸清贫困户家底的工作中。根据摸底情况,她多次组织村两委召开党员、村民代表会议进行评议,将符合条件的贫困家庭及时纳入精准扶贫范围,确保不漏一户。
面对四知村产业基础薄弱、集体经济发展困难的现状,陈锐经过调研,多次与村上的致富能手座谈,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多方“取经”后,陈锐镇村干部带领村民种植瓜蒌,争取项目资金100万元,建成了210亩的瓜蒌园,并为20余户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当年,这项产业为全村贫困户每户带来900元分红。
陈锐和村干部还争取扶贫资金155万元建光伏电站,年收益3.35万元,拓宽了贫困户增收的途径。此外,村民们参加了花椒种植技术、月嫂技能培训班等,脱贫致富的能力显著提高。
不仅如此,陈锐和村两委还争取基础设施项目,完成了12个重点项目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四知村的生产生活条件。依托四知村历史文化,建起了占地20余亩的廉洁文化公园。2018年,四知村摘掉了贫困帽子,实现整村脱贫。
贫困户冯改革的儿子冯平涛外出务工,冬季没有及时购买清洁煤。陈锐专门给冯平涛打电话宣讲清洁煤补贴政策,提醒他尽快为老人安装好烟囱,并购买营养品上门看望老人,检查冬季取暖安全。老人感激地说:“陈书记比我的亲人还要亲!”
贫困户张新亮患食道癌去世,留下两个年幼的孩子。陈锐及时为两个孩子送去了生活费,并帮助孩子们找到了失联多年的母亲。经过耐心开导和讲解扶贫政策,陈锐解除了孩子母亲的顾虑,使其承担起抚养两个儿子的义务。
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陈锐扛起了责任,树立了形象,赢得了组织和群众的认可,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