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看! 脱贫攻坚中的“杨凌力量”
记者 程伟
金秋十月,是收获的季节。杨凌,又迎来一年一度的盛会。
作为首个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杨凌示范区,主动认领脱贫攻坚任务,以杨凌农高会为平台,以杨凌科技为支撑,不断为我省打赢脱贫攻坚战注入“杨凌力量”。
“我的成功离不开专家与科技支持”
第26届杨凌农高会C馆——乡村振兴暨脱贫攻坚展馆内,来自我省各地的特色扶贫农产品摆在展位最醒目的地方。
“我的蛋鸡产业能发展到如今的规模,离不开杨凌专家和科技的扶持。”张春谱在展位前激动地说。
张春谱是延长县七里村镇呼家川村村民。自2007年他注册成立了延长县二海家禽散养专业合作社以来,他的合作社始终把贫困户作为产业发展的主要对象。如今,他的散养土鸡规模达7万只,每天可产土鸡蛋3万枚左右。合作社成员已发展到865户,其中六成是贫困户,年户均收入4000元左右。
“这都要感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闫凤琴的帮助。”张春谱说,这些年上杨凌农高会,他获得了大量的科技信息。但凡养鸡遇到难题,他都通过电话咨询闫凤琴教授。他研制的“鸡饲料及其制备方法”荣获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发明专利证书;他研发的“家禽散养鸡舍”荣获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证书;他的二海牌土鸡蛋荣获北京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颁发的有机产品认证证书。杨凌科技力量,正改变着千千万万个像张春谱一样的普通农民的命运。
近年来,杨凌示范区充分发挥科技优势,通过建设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做给农民看;开展农业科技培训,教会农民干,帮助贫困地区群众提升自我造血能力。目前,杨凌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共建成300多个,覆盖7个国家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每年开展农业科技培训超过4.5万人次。
年年农高会,年年有收获
10月22日一大早,鲁琼急匆匆赶到杨凌农高会C馆里自己的展位前,调整布展产品,等待开馆,今年是她参加杨凌农高会第7个年头。
鲁琼是勉县阜川镇小河庙村人,2012年,她带头成立勉县小河庙云雾香芽茶叶发展专业合作社,免费为入社农户提供茶叶种子和种植、生产、加工技术服务。
“2013年第一次参加农高会,我是带着学习、长见识的态度来的。”鲁琼说,注重产品包装,是她在杨凌农高会上学到的第一个“技能”。
2014年的杨凌农高会,她申请到了参展展位。由于她的茶叶有了新包装,带去的茶叶很快销售一空,同时还收到很多订单。
随后几年,通过杨凌农高会,鲁琼眼界大开。她深深感受到,要做强产业,必须研发新品种、引进新技术、开拓销售新思路。如今,她的茶园面积发展到2680亩,辐射带动阜川镇3个行政村186户贫困户。
杨凌农高会自1994年举办以来,始终坚守“服务三农”的初心,依托杨凌科技优势,展会规模不断扩大,展览内容日益丰富,知名度和影响力逐年提升。25年来,杨凌农高会累计吸引了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万名客商和群众参展参会,参展项目及产品超过17万项,交易总额9500多亿元。
金秋十月,是收获的季节。杨凌,又迎来一年一度的盛会。
作为首个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杨凌示范区,主动认领脱贫攻坚任务,以杨凌农高会为平台,以杨凌科技为支撑,不断为我省打赢脱贫攻坚战注入“杨凌力量”。
“我的成功离不开专家与科技支持”
第26届杨凌农高会C馆——乡村振兴暨脱贫攻坚展馆内,来自我省各地的特色扶贫农产品摆在展位最醒目的地方。
“我的蛋鸡产业能发展到如今的规模,离不开杨凌专家和科技的扶持。”张春谱在展位前激动地说。
张春谱是延长县七里村镇呼家川村村民。自2007年他注册成立了延长县二海家禽散养专业合作社以来,他的合作社始终把贫困户作为产业发展的主要对象。如今,他的散养土鸡规模达7万只,每天可产土鸡蛋3万枚左右。合作社成员已发展到865户,其中六成是贫困户,年户均收入4000元左右。
“这都要感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闫凤琴的帮助。”张春谱说,这些年上杨凌农高会,他获得了大量的科技信息。但凡养鸡遇到难题,他都通过电话咨询闫凤琴教授。他研制的“鸡饲料及其制备方法”荣获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发明专利证书;他研发的“家禽散养鸡舍”荣获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证书;他的二海牌土鸡蛋荣获北京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颁发的有机产品认证证书。杨凌科技力量,正改变着千千万万个像张春谱一样的普通农民的命运。
近年来,杨凌示范区充分发挥科技优势,通过建设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做给农民看;开展农业科技培训,教会农民干,帮助贫困地区群众提升自我造血能力。目前,杨凌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共建成300多个,覆盖7个国家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每年开展农业科技培训超过4.5万人次。
年年农高会,年年有收获
10月22日一大早,鲁琼急匆匆赶到杨凌农高会C馆里自己的展位前,调整布展产品,等待开馆,今年是她参加杨凌农高会第7个年头。
鲁琼是勉县阜川镇小河庙村人,2012年,她带头成立勉县小河庙云雾香芽茶叶发展专业合作社,免费为入社农户提供茶叶种子和种植、生产、加工技术服务。
“2013年第一次参加农高会,我是带着学习、长见识的态度来的。”鲁琼说,注重产品包装,是她在杨凌农高会上学到的第一个“技能”。
2014年的杨凌农高会,她申请到了参展展位。由于她的茶叶有了新包装,带去的茶叶很快销售一空,同时还收到很多订单。
随后几年,通过杨凌农高会,鲁琼眼界大开。她深深感受到,要做强产业,必须研发新品种、引进新技术、开拓销售新思路。如今,她的茶园面积发展到2680亩,辐射带动阜川镇3个行政村186户贫困户。
杨凌农高会自1994年举办以来,始终坚守“服务三农”的初心,依托杨凌科技优势,展会规模不断扩大,展览内容日益丰富,知名度和影响力逐年提升。25年来,杨凌农高会累计吸引了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万名客商和群众参展参会,参展项目及产品超过17万项,交易总额9500多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