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韩城:从“文化名城”到“区域性中心城”的发展巨变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本报讯(记者 黄敏)韩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大禹治水、鱼跃龙门等美丽传说的发源地,也是黄河文化、红色文化传承的热土。新中国成立70年来,韩城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综合经济增长显著,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生活明显改善。2017年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把韩城建成黄河沿岸区域性中心城市”,为韩城追赶超越注入了新活力。
9月24日,记者从“奋力追赶超越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发布会上获悉:70年来,韩城实现了从一穷二白到繁荣发展,从农业小市到满眼绿色、产业兴旺、充满活力现代化城市的巨大变化。特别是国家《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合作规划》《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的实施,我省“三个经济”大力发展,让韩城作为华北入陕桥头堡、陕西东大门的区位优势愈加凸显。
产业强市,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近几年,韩城全力推动“产业振兴计划”,着力构建北部经济技术开发区、南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部文化产业示范园区、西部军民融合示范区的产业格局。工业形成煤、钢、电、焦、化五大支柱产业,国有企业稳步发展,非公企业撑起“半壁江山”,2018年,工业产值达751.6亿元。形成司马迁祠、党家村、明清古城、梁带村芮国遗址博物馆“四大4A景区”,全面打响“有故事的韩城、有味道的旅程”文化旅游品牌,2018年旅游综合收入近66亿元。农业形成椒、果、菜、蓄、渔五大主导产业,其中韩城“大红袍花椒”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品牌价值达213亿元,产量占全国六分之一。
生态立市,城乡面貌发生新变化。为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生态治理,韩城先后实施农村“全域五化”、城市“五城联创”、铁腕治霾1+8行动、“工业治污双百工程”“保卫黄河·守望星空”环境整治,坚持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2018年韩城市成功跻身国家工业领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示范行列;聚焦月季之都、樱花之都、西部竹海等绿化产品,相继建成最美沿黄观光路,打造全国美丽宜居(生态)示范村2个,省级生态镇村4个,推动城市与乡村各美其美、生态与发展美美与共。实现“由黑到绿、由灰到蓝、由黄到清”的转变,使老百姓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幸福体验愈加真切。
改革兴市,经济发展绽放新活力。韩城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追赶超越的关键一招,先后争取20多个中省改革试点落地韩城,扎实推进以科技创新、文化创新、金融创新为主的全方位创新,成功跻身全国投资潜力、城市品牌、科技创新、新型城镇化百强行列。大力发展“三个经济”,与合阳共建韩城合阳机场、韩合国家农业公园,与黄龙共建韩黄高速、天然气长输管线项目,与河津共建禹门口黄河大桥、龙门景区项目进展顺利。制定了12项举措,振兴乡村旅游。支持民营经济、实体经济、品牌经济发展。2018年民间投资增长44.9%,新设立企业数量增长52%。
共建共享,民生福祉实现新提升。为了解决群众教育、医疗等问题,韩城相继建成西安交大基础教育园区、新市人民医院、社会福利园区等一批民生工程,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品牌教育、品质医疗、品位生活。为建成健康韩城,韩城市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合作推进医联体改革,首创分级诊疗模式。持续抓好就业增收和精准扶贫工作,农村幸福院实现全覆盖。目前,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每人每月575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每人每年4255元,“两不愁、三保障”基本实现。
政治强基,从严治党取得新成效。韩城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在基层一线选用干部,用“三个机制”激励干部,“当领导就要带头、当干部就要奉献”成为韩城品牌。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落实导向,全面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惩贪治腐,有效巩固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站在新起点,韩城以新的发展理念为统领,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砥砺奋进,努力建设黄河沿岸区域性中心城市,奋力推动新时代追赶超越有新气象新作为。
本报讯(记者 黄敏)韩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大禹治水、鱼跃龙门等美丽传说的发源地,也是黄河文化、红色文化传承的热土。新中国成立70年来,韩城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综合经济增长显著,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生活明显改善。2017年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把韩城建成黄河沿岸区域性中心城市”,为韩城追赶超越注入了新活力。
9月24日,记者从“奋力追赶超越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发布会上获悉:70年来,韩城实现了从一穷二白到繁荣发展,从农业小市到满眼绿色、产业兴旺、充满活力现代化城市的巨大变化。特别是国家《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合作规划》《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的实施,我省“三个经济”大力发展,让韩城作为华北入陕桥头堡、陕西东大门的区位优势愈加凸显。
产业强市,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近几年,韩城全力推动“产业振兴计划”,着力构建北部经济技术开发区、南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部文化产业示范园区、西部军民融合示范区的产业格局。工业形成煤、钢、电、焦、化五大支柱产业,国有企业稳步发展,非公企业撑起“半壁江山”,2018年,工业产值达751.6亿元。形成司马迁祠、党家村、明清古城、梁带村芮国遗址博物馆“四大4A景区”,全面打响“有故事的韩城、有味道的旅程”文化旅游品牌,2018年旅游综合收入近66亿元。农业形成椒、果、菜、蓄、渔五大主导产业,其中韩城“大红袍花椒”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品牌价值达213亿元,产量占全国六分之一。
生态立市,城乡面貌发生新变化。为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生态治理,韩城先后实施农村“全域五化”、城市“五城联创”、铁腕治霾1+8行动、“工业治污双百工程”“保卫黄河·守望星空”环境整治,坚持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2018年韩城市成功跻身国家工业领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示范行列;聚焦月季之都、樱花之都、西部竹海等绿化产品,相继建成最美沿黄观光路,打造全国美丽宜居(生态)示范村2个,省级生态镇村4个,推动城市与乡村各美其美、生态与发展美美与共。实现“由黑到绿、由灰到蓝、由黄到清”的转变,使老百姓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幸福体验愈加真切。
改革兴市,经济发展绽放新活力。韩城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追赶超越的关键一招,先后争取20多个中省改革试点落地韩城,扎实推进以科技创新、文化创新、金融创新为主的全方位创新,成功跻身全国投资潜力、城市品牌、科技创新、新型城镇化百强行列。大力发展“三个经济”,与合阳共建韩城合阳机场、韩合国家农业公园,与黄龙共建韩黄高速、天然气长输管线项目,与河津共建禹门口黄河大桥、龙门景区项目进展顺利。制定了12项举措,振兴乡村旅游。支持民营经济、实体经济、品牌经济发展。2018年民间投资增长44.9%,新设立企业数量增长52%。
共建共享,民生福祉实现新提升。为了解决群众教育、医疗等问题,韩城相继建成西安交大基础教育园区、新市人民医院、社会福利园区等一批民生工程,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品牌教育、品质医疗、品位生活。为建成健康韩城,韩城市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合作推进医联体改革,首创分级诊疗模式。持续抓好就业增收和精准扶贫工作,农村幸福院实现全覆盖。目前,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每人每月575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每人每年4255元,“两不愁、三保障”基本实现。
政治强基,从严治党取得新成效。韩城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在基层一线选用干部,用“三个机制”激励干部,“当领导就要带头、当干部就要奉献”成为韩城品牌。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落实导向,全面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惩贪治腐,有效巩固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站在新起点,韩城以新的发展理念为统领,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砥砺奋进,努力建设黄河沿岸区域性中心城市,奋力推动新时代追赶超越有新气象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