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靖边:千亩山药助农增收
本报讯(靳天龙 通讯员 白凌燕)“2017年,我们村建了一个28亩的山药试验田,村民大都不懂山药是什么,技术也跟不上,一切都是未知数。”8月22日,靖边县杨桥畔镇大桥畔村山药种植户杨伟说起3年来村里人对种植山药的认可,头头是道,“没想到年底山药居然卖了个好价钱,好多没种山药的人后悔不已!”
“刚开始推广山药的时候,农民意识不到种植山药的好处,担心种山药的成本高,到年底万一不成功赔钱了谁买单。”负责推广山药的水库移民干部刘明河感慨道。
最后,经过和村委会商议后,决定用村集体的28亩土地开片试验田试种山药,没想到这里的土壤气候特别适合山药的生长,年底山药喜获丰收,28亩试验田的山药亩产达2200公斤,一斤卖到8元钱,村民才意识到种植山药可以挣大钱!
“2018年,大桥畔村山药种植规模扩大到150亩,20多户农户参与到山药种植中来。”刘明河说,今年,全村种植山药户增加至30余户,全村共种了300余亩山药。
为提高库区移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保障移民群众“移得出、稳得住、能发展”,靖边县水利局积极探索适合库区移民发展的特色种植产业及运行模式。2017年,该局联合榆林市农科院有关专家,赴山东德州、泰安等山药主产区进行实地考察,最终选择了适合在靖边种植的日本大和长芋种苗,在杨桥畔镇大桥畔村推广种植山药28亩,项目采取专业人员技术指导、水库移民项目支撑、村委会种植管理的运行模式。当年除去种植成本,每亩山药纯收入达七八千元。
在2017年山药试点种植成功的基础上,靖边县又将高家沟便民服务中心赵庄村、杨桥畔镇阳周村、东坑镇新界村列为山药种植项目试点,并在赵庄村、阳周村分别建成240平方米山药存储冷库,购置大型拖拉机、山药种植开沟机、垄沟机、旋耕机及农药喷雾机,由村委会作为固定资产集中管理,并统一采购山药种苗。
在东坑镇新界村的田间地头,笔者遇到了正在为山药喷洒叶面肥的益帮合作社成员拓兵道和吴天林。他们告诉笔者,听说去年大桥畔村种120亩玉米不如4亩山药挣得多,今年,新界村10户村民加入了种植山药发家致富的行列,其中有8户是脱贫巩固户,用流转的260亩土地种植白玉山药,由益帮合作社统一管理,年底按照市场价统一收购。
据了解,靖边县水利局在水库移民项目中,充分探索“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以水库移民项目的扶持资金变股金,移民群众通过土地流转、劳力及筹资的方式入股,采取“六统一”管理模式,逐步实现“按股分红”的收益分配机制,并以有能力吸收精准扶贫户的种植合作社为平台,共吸收精准扶贫户13户,其中巩固户10户,贫困户3户。
去年,赵庄村130亩山药再次喜获丰收,亩产达到2500公斤左右,除去种植成本,每亩山药纯收入达到4000元~6000元,种植山药期间所吸收的6户扶贫户按所占合作社股份,已达到脱贫标准。今年,该村将山药种植规模扩大到260亩,种植户增加至16户。
“刚开始推广山药的时候,农民意识不到种植山药的好处,担心种山药的成本高,到年底万一不成功赔钱了谁买单。”负责推广山药的水库移民干部刘明河感慨道。
最后,经过和村委会商议后,决定用村集体的28亩土地开片试验田试种山药,没想到这里的土壤气候特别适合山药的生长,年底山药喜获丰收,28亩试验田的山药亩产达2200公斤,一斤卖到8元钱,村民才意识到种植山药可以挣大钱!
“2018年,大桥畔村山药种植规模扩大到150亩,20多户农户参与到山药种植中来。”刘明河说,今年,全村种植山药户增加至30余户,全村共种了300余亩山药。
为提高库区移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保障移民群众“移得出、稳得住、能发展”,靖边县水利局积极探索适合库区移民发展的特色种植产业及运行模式。2017年,该局联合榆林市农科院有关专家,赴山东德州、泰安等山药主产区进行实地考察,最终选择了适合在靖边种植的日本大和长芋种苗,在杨桥畔镇大桥畔村推广种植山药28亩,项目采取专业人员技术指导、水库移民项目支撑、村委会种植管理的运行模式。当年除去种植成本,每亩山药纯收入达七八千元。
在2017年山药试点种植成功的基础上,靖边县又将高家沟便民服务中心赵庄村、杨桥畔镇阳周村、东坑镇新界村列为山药种植项目试点,并在赵庄村、阳周村分别建成240平方米山药存储冷库,购置大型拖拉机、山药种植开沟机、垄沟机、旋耕机及农药喷雾机,由村委会作为固定资产集中管理,并统一采购山药种苗。
在东坑镇新界村的田间地头,笔者遇到了正在为山药喷洒叶面肥的益帮合作社成员拓兵道和吴天林。他们告诉笔者,听说去年大桥畔村种120亩玉米不如4亩山药挣得多,今年,新界村10户村民加入了种植山药发家致富的行列,其中有8户是脱贫巩固户,用流转的260亩土地种植白玉山药,由益帮合作社统一管理,年底按照市场价统一收购。
据了解,靖边县水利局在水库移民项目中,充分探索“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以水库移民项目的扶持资金变股金,移民群众通过土地流转、劳力及筹资的方式入股,采取“六统一”管理模式,逐步实现“按股分红”的收益分配机制,并以有能力吸收精准扶贫户的种植合作社为平台,共吸收精准扶贫户13户,其中巩固户10户,贫困户3户。
去年,赵庄村130亩山药再次喜获丰收,亩产达到2500公斤左右,除去种植成本,每亩山药纯收入达到4000元~6000元,种植山药期间所吸收的6户扶贫户按所占合作社股份,已达到脱贫标准。今年,该村将山药种植规模扩大到260亩,种植户增加至16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