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象鼻子湾村:“雪地讲话”鼓舞斗志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
——记者再走长征路
本报记者 程立忠
8月12日,“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团走进甘泉县道镇象鼻子湾村,追忆1935年毛泽东在象鼻子湾村“雪地讲话”的历史足迹。
象鼻子湾村的名字取自它背靠的大山。从特定角度看,山的形状酷似大象的鼻子,因此得名。
1935年11月6日,中央红军与徐海东、程子华、刘志丹领导的红十五军团在甘泉象鼻子湾村胜利会师。11月9日,中央在象鼻子湾村召开军委直属纵队三百余人会议。“同志们,辛苦了!我们从瑞金算起,总共走了367天,我们走过了闽、赣、粤……陕共11个省,经过了五岭山脉,湘江、乌江、大渡河以及雪山草地等万水千山,攻下了许多城镇,最多的走了两万五千里。”当天中午,下起鹅毛大雪,毛泽东走上大树下的土台子,操着浓重的湖南口音,第一次总结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同时向全世界庄严宣告:“我们长征胜利结束了,敌人围追堵截的计划破产了!”据悉,这次讲话被称为“雪地讲话”,其对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进行了全面总结,阐述了长征的伟大意义,指出“革命已处于高潮,而不是低潮”,要求全党要加强团结,共同完成中国革命的伟大任务。
此次讲话极大地鼓舞了一路长途征战的红军将士的斗志与士气,为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团结一致,彻底粉碎国民党的军事“围剿”奠定了基础,标志着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开始。
今年83岁的甘泉县象鼻子湾村村民贾生贵告诉记者,从爷爷贾有旺到他这一辈,他们一直生活在陕北这个小村庄里,他的爷爷也见证了毛泽东当年的“雪地讲话”。
“爷爷跟我说,当时有部队在村口的大树前开会,一位领导站在土台子上给大家讲话。不过爷爷没上过学,听见是听见了,但听不懂说了些啥。他看到了很多战士裤腿上的布都是一缕一缕的,还穿的草鞋,根本遮不住寒。”贾生贵说。
目前,雪地会师处已成为甘泉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记者再走长征路
本报记者 程立忠
8月12日,“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团走进甘泉县道镇象鼻子湾村,追忆1935年毛泽东在象鼻子湾村“雪地讲话”的历史足迹。
象鼻子湾村的名字取自它背靠的大山。从特定角度看,山的形状酷似大象的鼻子,因此得名。
1935年11月6日,中央红军与徐海东、程子华、刘志丹领导的红十五军团在甘泉象鼻子湾村胜利会师。11月9日,中央在象鼻子湾村召开军委直属纵队三百余人会议。“同志们,辛苦了!我们从瑞金算起,总共走了367天,我们走过了闽、赣、粤……陕共11个省,经过了五岭山脉,湘江、乌江、大渡河以及雪山草地等万水千山,攻下了许多城镇,最多的走了两万五千里。”当天中午,下起鹅毛大雪,毛泽东走上大树下的土台子,操着浓重的湖南口音,第一次总结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同时向全世界庄严宣告:“我们长征胜利结束了,敌人围追堵截的计划破产了!”据悉,这次讲话被称为“雪地讲话”,其对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进行了全面总结,阐述了长征的伟大意义,指出“革命已处于高潮,而不是低潮”,要求全党要加强团结,共同完成中国革命的伟大任务。
此次讲话极大地鼓舞了一路长途征战的红军将士的斗志与士气,为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团结一致,彻底粉碎国民党的军事“围剿”奠定了基础,标志着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开始。
今年83岁的甘泉县象鼻子湾村村民贾生贵告诉记者,从爷爷贾有旺到他这一辈,他们一直生活在陕北这个小村庄里,他的爷爷也见证了毛泽东当年的“雪地讲话”。
“爷爷跟我说,当时有部队在村口的大树前开会,一位领导站在土台子上给大家讲话。不过爷爷没上过学,听见是听见了,但听不懂说了些啥。他看到了很多战士裤腿上的布都是一缕一缕的,还穿的草鞋,根本遮不住寒。”贾生贵说。
目前,雪地会师处已成为甘泉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