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劳山战役:红十五军团的第一场胜仗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
——记者再走长征路
本报讯(记者 程立忠)8月12日,“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团走进甘泉县,来到劳山战役烈士陵园,追忆红军战士当年浴血奋战的峥嵘岁月。
1935年9月,蒋介石飞抵西安,成立了“西北剿共总司令部”,亲任总司令,调集10万兵力对陕甘革命根据地实施第三次反革命围剿。陕甘革命根据地黑云压城、形势紧张。
1935年9月15日,红二十五军在延川县永坪镇与陕北红军二十六军、二十七军会师。18日,三军成立红十五军团。徐海东担任军团长,程子华担任政委,刘志丹担任副军团长兼参谋长。红二十五军改编为七十五师,红二十六军改编为七十八师,红二十七军改编为八十一师。全军团共7000余人。
红十五军团组建后,首先打击南线的东北军。9月21日,红十五军团从永坪镇出发,23日到达甘泉县的王家坪、油粉村。24日,徐海东、刘志丹带领团以上干部到甘泉县城北劳山一带观察地形,决定采用“围城打援”战术,全歼增援之敌。28日,八十一师二四三团和地方武装包围了甘泉县城。29日,红十五军团分别进入伏击阵地:八十一师二四一团埋伏在白土坡背山堵截敌人先头部队;七十五师两个团占据劳山以北公路两侧高地;七十八师两个团进入小劳山两侧的隐蔽阵地准备战役主攻;红军骑兵团埋伏在劳山村以北的土黄沟和杨庄科沟内,切断敌人退路、阻击其增援部队。
10月1日14时,我军对到达劳山以南白土坡一带和劳山村的敌人发起总攻,激战6小时后,歼敌1000余人,缴获大量武器弹药和军用物资。
劳山战役是红十五军团成立后取得的第一场胜仗。此战的胜利,使远征千里的红二十五军得以喘息;缴获品使武器装备、服装给养得到补充。劳山战役及随后的榆林桥战役,巩固并扩大了陕甘革命根据地,壮大了红军的力量,为迎接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的到来创造了有利条件。1953年,甘泉县人民政府在劳山战役遗址区建立劳山战役烈士陵园,安葬在劳山战役中牺牲的33具无名烈士遗骨。
——记者再走长征路
本报讯(记者 程立忠)8月12日,“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团走进甘泉县,来到劳山战役烈士陵园,追忆红军战士当年浴血奋战的峥嵘岁月。
1935年9月,蒋介石飞抵西安,成立了“西北剿共总司令部”,亲任总司令,调集10万兵力对陕甘革命根据地实施第三次反革命围剿。陕甘革命根据地黑云压城、形势紧张。
1935年9月15日,红二十五军在延川县永坪镇与陕北红军二十六军、二十七军会师。18日,三军成立红十五军团。徐海东担任军团长,程子华担任政委,刘志丹担任副军团长兼参谋长。红二十五军改编为七十五师,红二十六军改编为七十八师,红二十七军改编为八十一师。全军团共7000余人。
红十五军团组建后,首先打击南线的东北军。9月21日,红十五军团从永坪镇出发,23日到达甘泉县的王家坪、油粉村。24日,徐海东、刘志丹带领团以上干部到甘泉县城北劳山一带观察地形,决定采用“围城打援”战术,全歼增援之敌。28日,八十一师二四三团和地方武装包围了甘泉县城。29日,红十五军团分别进入伏击阵地:八十一师二四一团埋伏在白土坡背山堵截敌人先头部队;七十五师两个团占据劳山以北公路两侧高地;七十八师两个团进入小劳山两侧的隐蔽阵地准备战役主攻;红军骑兵团埋伏在劳山村以北的土黄沟和杨庄科沟内,切断敌人退路、阻击其增援部队。
10月1日14时,我军对到达劳山以南白土坡一带和劳山村的敌人发起总攻,激战6小时后,歼敌1000余人,缴获大量武器弹药和军用物资。
劳山战役是红十五军团成立后取得的第一场胜仗。此战的胜利,使远征千里的红二十五军得以喘息;缴获品使武器装备、服装给养得到补充。劳山战役及随后的榆林桥战役,巩固并扩大了陕甘革命根据地,壮大了红军的力量,为迎接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的到来创造了有利条件。1953年,甘泉县人民政府在劳山战役遗址区建立劳山战役烈士陵园,安葬在劳山战役中牺牲的33具无名烈士遗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