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合作社建起“地下粮仓”
  本报讯(记者 鱼玉军 通讯员 张晶)“我们一直都是用干草饲料喂牛,每年9月底割回来玉米秸秆要赶紧晒干,不然被秋雨泡了,牛过冬的草料就受影响了。修了这个青贮窖,不仅冬季草料不用愁,还比干草饲料有营养,肉牛消化吸收好,肉产量会更高。”8月13日,米脂县李站村村主任李风光高兴地说。
  2018年,在国网榆林供电公司的资助下,李站村和富顺养牛合作社建成了养牛场,目前累计投资了110余万元,分3批购进88头肉牛,并顺利繁殖。随着饲养量的增加,饲料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国网榆林供电公司扶贫干部张雷威与该村“第一书记”赵鹏新经过调研、协调,筹划为合作社建一座饲料青贮窖。
  据了解,青贮饲料受气候影响较小,可以长期保存,常年利用。该合作社建设的青贮窖占地600平方米,可填装玉米秸秆1000吨。窖内的饲料可供合作社现有100头牛吃14个月,在饲养材料成本上可减少15%。预计今年该合作社将实现销售收入50万余元,带动42户贫困户稳定增收。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