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3版
延川:“三变”改革助力脱贫攻坚
    扫码关注相关报道

  摆脱贫困奔小康
  ——讲述全省27个脱贫县(区)的脱贫故事
  本报记者 程立忠
  “我这样的年龄,能有班上还能照顾家里,这要感谢党的精准扶贫好政策让我过上了好日子。”7月31日,刘生富动情地对记者说。
  今年58岁的刘生富是延川县乾坤湾镇刘家山村村民,因病致贫,2015年被确定为贫困户。在政府的帮助下,2016年刘生富通过流转土地栽植了30亩枣树,年均收入8700余元,并享受两口之家每人每月245元的低保;2017年经核准成为该村集体护林员,全年有8000元的收入;2018年7月,通过企业就业帮扶被安排到一家企业做保洁员,月工资1500元,彻底摆脱了贫困。
  乾坤湾镇依托黄河乾坤湾、清水湾等景区,做好就业与产业精准扶贫,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稳定就业、脱贫致富。除就业与产业助力贫困群众脱贫外,该镇还结合农村“三变”改革,通过“党建+旅游+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以及“折股量化、入股分红、企业帮扶”等方式,在入股企业、专业合作社、企业带动帮扶等措施下,村集体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壮大。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延川县高位统筹推进,强化组织领导,以63个贫困村为重点,统筹兼顾100个非贫困村发展,同步谋划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对全县163个行政村精准选派“第一书记”、帮扶干部,全面落实产业帮扶政策,做到“帮扶力量、产业扶持、基础建设”全覆盖;通过大力推进产业扶贫,形成了以苹果、红枣、大棚、养殖四大产业为主导,核桃、中药材、羊肚菌等特色产业为辅的农业产业体系,使全县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至少有一项稳定增收产业。同时,通过深化“三变”改革,该县盘活农村闲置资源,各村至少有一项增收产业,村集体经济率先在全市实现了所有村全覆盖,村集体收入达5万元以上;并加大资金捆绑使用力度,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31.8亿元,重点用于全县产业开发、基础设施建设、易地扶贫搬迁、民生政策性补助等方面。
  该县坚持“引领不代替、扶贫先扶志、帮扶不包办”的工作理念,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扎实开展扶贫扶志扶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乡村文化建设,弘扬新风正气,破除陈规陋习,强化技能培训,群众精神面貌发生深刻变化,实现了物质、精神“双脱贫”。
  截至目前,该县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底的19.7%降至1.06%。今年5月7日,延川县更是退出贫困县序列。目前,该县干部群众正以昂扬斗志,践行新时代文明新风,继续拼搏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战场上。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