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跳舞的女人


徐建国
夕阳逐渐隐落山的另一头,秀延河南岸李郃广场,锣鼓声准时响起。“咚锵咚锵咚咚锵……”激昂的声音,刺破宁静的小城,回荡在整个山谷。
说是广场,不过几个篮球场大小而已,削平小半个山头,建了供人休闲、娱乐的地方。广场设施极为简约,一方水泥地,一座小凉亭,一泓小喷泉,对于深处峡谷的小城来说,近乎奢华了。
高原的气候,一到晚上便凉爽得很,人们相约着从四面八方涌来。白天难觅人影的广场,很快人潮如流。广场上顿时沸腾起来了!
广场外围,小商贩卖力吆喝着,凉粉、煎饼、矿泉水……浓重的陕北口音此起彼伏,煞是好听。广场右侧,小喷泉“哗哗”喷出水柱。小朋友兴奋异常,不停地来回穿梭,不一会儿,便淋成了“落汤鸡”。孩子们天真的笑容,溢满了整个小脸蛋。
舞台主角的陕北大秧歌,占据了广场最好的位置。领舞的伞头,有五十多岁了,身形瘦长,皮肤黝黑,头扎白羊肚毛巾,身着光膀子短褂,腰系一根大红带子,脚穿千层黑布鞋,地道陕北汉子的装扮。只见伞头撑一把大花伞,扭着夸张的步伐,身子左右摇摆,“之”字形前进,有些滑稽,却十分喜气。围观的人群不断喝彩,伞头的步伐更得意有力了。
一大群女人,在伞头的引领下,舞动着轻盈的身姿。她们大多上了年纪,各自穿着喜欢的衣服,多以古典牡丹图案为主,像极小时候床上盖的被单。或许高原阳光强烈,跳舞的女人多呈现健康的巧克力肤色。她们尽情地演绎着不同的动作,随节奏舞成一道道圈。许多把粉扇,如蹁跹的蝴蝶,任意翻飞,彰显着生命的活力。
一曲秧歌进入高潮,锣鼓声更加高亢。女人们恣意地扭动着身子,完全陶醉于秧歌的快感之中。从她们笑盈盈的脸上,我看到了她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热情。
这是一群普通的女人,衣着朴素,有的是城里人,有的来自乡下,为照顾儿女念书住在县城。或许小城比较闭塞,娱乐的方式并不是很多,于是陕北秧歌成了她们的最爱。忙碌了一天,晚上女人们跳一曲秧歌舞,不仅锻炼了身体,陶冶了情操,还结识了更多的朋友,不失为一桩美事。
这些跳舞的女人,白天做着不同的工作,或是店员,或是小商贩,或是留守妇女。长久以来,她们默默守护着自己的小家,养育着自己的子孙,过着平凡的日子。可是,面对俭朴的生活,她们乐观开朗,不怨天,不怨地,如同黄土高原上的野枣树,顽强不屈,努力向上,生生不息。
锣鼓声再次响起,跳舞的女人又投入新的战斗。激昂的旋律,粗犷的舞步,足见陕北人民的豪迈与洒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