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白水县卫健局用心践行“健康”事业


通讯员 张冰 文/图
近年来,白水县卫健局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和县委“四五六”战略布局,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推进健康扶贫工作。全县城乡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现全民共享,卫生健康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2018年,白水县中医院、白水县医院先后成功创建二级甲等医院,结束了白水县没有二甲医院的历史。该县被国家卫健委、国家红十字会总会及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联合授予“无偿献血促进奖”,被评为“国家级流动人口动态监测先进单位”;2017年12月,成功创建了省级基层中医药先进县;连续两年获评渭南市健康扶贫先进县,开创了白水卫生健康事业的新局面。
党建引领 健康扶贫取得新成效
白水县卫健局强化党建引领,落实“三项机制”,开展千名医生包联因病致贫户行动;落实“一岗双责”任务,推行党务、政务公开,并选派党建指导员,完成乡镇卫生院党组织建设工作;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以“四单六制”为抓手,推进党建工作督导和整改落实;组建推进“5+X”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开展党员知识竞赛、党务干部轮训、党支部书记述职等活动,提升党员干部队伍素质;创新推行“小支部联盟”工作法,充分发挥了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形成了党建与业务“双融合”的新格局。
针对贫困群众的需求,白水县卫健局在进村入户、发放资料及义诊活动等宣传的基础上,创办了“健康扶贫夜校”“网上夜校”“夜校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采取现场讲解与网络直播同步进行的方式,让卧病在床和在外打工的村民知晓扶贫政策和健康教育知识。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编排快板《健康扶贫谱新章》,张贴年画10万余份,有效提升群众对健康扶贫政策的知晓率,使贫困群众医疗观念由“治病”向“防病”转变。在推进“千名医生包联因病致贫户行动”中,抽调980名医疗技术精湛、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务人员,组建了108个党员先锋战地医疗队,精准识别、因病定医,对全县因病致贫户包联全覆盖,并确定白水县医院为25种大病集中救治定点医院、白水眼科医院为白内障集中救治定点医院。严格按照大病专项救治“四定两加强”要求,组建了医疗救助专家团队,对全县在册大病人员进行入户检查与健康指导,使全县大病患者239人得到专项救治。全面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按照“无病防病、有病管理”的原则,使群众获得涵盖常见病、多发病的中西医诊治、合理用药、就医指导的基本医疗服务及健康管理服务。全县享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贫困人口达25144人,其中慢性病签约2855人,引导群众形成以家庭医生首诊为基础的分级诊疗就医格局。严格执行省市贫困人口医疗保障各项政策,设立政府专项救助基金,落实“一降二提三免四保障”和“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即时结算等健康扶贫优惠政策,使各项医疗保障政策得到全面落实。
改善设施 群众健康获得感增强
白水县医院住院楼建成投用,白水中医院完成整体搬迁,白水妇幼保健院住院楼与宏会康复养老中心主体工程顺利完工;史官卫生院与西固中心卫生院新建住院楼建成投用;争取到中央资金4890万元用于该县医院医技综合服务楼项目,1200万元用于该县妇幼保健院综合楼建设。这些都是该局争项引资、加大投入,努力改善全县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所取得的成果。
按照“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的思路,该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升以医疗技术水平为核心的专科服务能力。
一方面,该局实施县级医院服务能力重点提升工程,提高重大疾病诊治能力。白水县医院在全县率先实行“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模式,科学运用“PDCA”“品管圈”管理工具,并结合实际,在部分管理中探索实施“6S”模式;学科硬件设施同步升级,医疗信息化系统全部建成投入使用;新建的血液净化治疗室,填补了该县在血液透析治疗上的空白;心内科H型高血压与脑卒中防控科研项目和“导乐分娩关爱服务”项目正式启动。白水县中医院建立特色科室针灸康复科,开展中医针灸、拔罐、艾灸等多种适宜技术,对颈肩腰腿痛、面瘫、眩晕、耳鸣等疾病有突出疗效,以自创针刺疗法及功能锻炼相结合的方法治疗小儿脑瘫、膝关节病、腰椎病具有显著疗效。
另一方面,该局推进乡村一体化管理,开展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县级医院重点帮扶乡镇卫生院建成1~2个特色科室,推进人员、管理和技术下沉基层,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着力加强老年人、妇幼和慢性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健康管理。做实做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高居民感受度。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进一步深化了基层医疗卫生综合改革。
该局注重“引进、培养、使用”人才,确保医疗技术人才队伍健康有序发展。2012年至2018年该系统共招聘人才363人,2019年计划招聘医学类本科生25名,事业单位招聘20名。每年组织医务人员参加医学继续教育、省市骨干培训、中医大讲堂等培训班,提升现有人才专业技能。实施人才发展工程,将医疗单位优秀的“双高”人才培养成党员,将“双高”人员中的党员培养成技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将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骨干培养成后备干部,树立了重德才、重公认、重实绩的用人导向。全县开展各级医疗单位“传帮带”活动,进一步改善和优化人才结构。建立完善人才奖励制度,在评优树模、职称晋升、选拔用人方面,加大对优秀年轻专业技术人才的政策倾斜力度。同时,每年表彰奖励一批先进医务工作者,激发了医疗专业人才的干事热情和创造力。
目前,白水县卫生健康工作以“健康白水”建设为统领,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为目标,着力抓好品牌党建、健康扶贫、人才建设、基础设施及质量提升五项工程,确保全县医疗卫生健康事业协调发展,为打造“健康白水”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