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眉县:开启“村村响” 传递“好声音”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
本报讯(张黎江 记者 边浩)“‘村村响’都讲的是与咱农民有关的事,每天吃饭听广播都成了咱农村人的习惯啦。”初夏时节,眉县首善街办联丰村的文大妈一边吃着午饭,一边听着“村村响”夏季猕猴桃田间管理“专家支招”高兴地说。
文大妈口中的“村村响”是眉县在2018年下半年实施的“眉县广播村村响工程”,即在全县各个村组安装有线广播终端。
从去年5月份开始,眉县以项目实施、便民利民为切入点,全面推进“广播村村响工程”建设。据了解,“眉县广播村村响工程”是以政府主导、镇村配合、广电实施,采取有线传输模式,播放新农村建设方面的惠民政策、产业发展、实用技术、信息咨讯等与农村生产、农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目前,县财政投资46万元在全县86个行政村520个小组和城区20个点位安装了有线广播终端,实现“村村响”县域行政村全覆盖。
为讲好“眉县故事”,更好服务乡村振兴,从广播时段确定到广播内容编排等细节工作,县上都经过了深入调研,做出了科学合理的安排。
记者在眉县电视台的“村村响”节目单上看到,每天播出的节目丰富多彩,既有《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十九大精神》,又有猕猴桃病虫害防治知识和科学作务技术,还有农村土地流转、就业、社保、教育、医疗等政策措施,更有百姓身边的故事,群众的广播“大餐”可谓营养丰富。
“我们村14个村民小组,全都安装了‘村村响’,让群众不出家门就能收听,作用真不小哩。‘村村响’每天7时、12时、19时都会准时响起,每次一个小时,每到广播响起,很多村民都会一边吃饭一边听广播。”金渠镇宁渠村党支部书记刘军仓说。
“大喇叭里经常播放扶贫新政策,猕猴桃园管理新技术,还不占用干活睡觉的时间,嫽得很!”宁渠村年过七旬的老人李西会笑着说。
说起“村村响”的“嫽”,槐芽镇红崖头村的贫困户杨丽莉最有发言权。杨丽莉双腿残疾,行动不便,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去年7月份,她无意中在“村村响”里听到电商知识培训访谈节目,眼前一亮,感觉电商销售非常适合像自己这样行动不便的人。正好县劳动就业局也在槐芽镇开展电商免费培训,于是她自己开着电动三轮车拄着搭拐参加了一期电商培训,学习怎么发微信朋友圈,怎么创意策划,怎么利用手机做直播网销等技术。8月份,杨丽莉便开始在网上预售自家种植的猕猴桃。
杨丽莉通过自己拍摄视频、制作抖音发朋友圈一下子成了猕猴桃网红,粉丝量突破10万。不到3个月的时间,杨丽莉已在网上销售猕猴桃5000多公斤,收入6万多元。杨丽莉说:“真的非常感谢‘村村响’,是它开启了我新的人生,也使我的家庭走出了困境,脱贫致富。”
“村村响”像春雨样润物无声,成风化人。在横渠镇横渠村,村民杨会芳在“村村响”里听到本村“中国好人秦永宁”的事迹时说出了自己的感慨:“我认识秦嫂哩!但从没想到,她还债的决心这么大,吃的苦这么多,我们打心里敬佩她。”
现在,眉县人正在守正“初心、良心、善心、正心、诚心、匠心”,以“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形象建设着自己的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