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苹”什么这么贵




本报记者 黄敏 文/图
天气转热,水果热销。记者走访发现,今年水果价格较去年同期整体上涨,其中苹果的涨幅最大。清明节后,苹果价格一路上扬,至今仍未有回落之势。
面对苹果价格居高不下,有果农称高价带来了高利润;消费者直呼“吃不起”;相关农业专家则表达出更多的担忧:苹果主产区是否会因此而盲目扩大种植面积,从而造成苹果产业出现滞留情况。
产量下滑引发涨价潮
最近,水果市场的一股涨价潮在消费者中击起千层浪,“吃不起”“买不起”的呼声此起彼伏,尤其是苹果,自春节以来价格只涨不跌,让人又爱又恨。
以市场上红富土苹果为例,5月29日,记者走访了西安市公园南路附近的几家大型超市,发现个头较小的红富士每公斤20元左右,个头偏大的每公斤在22~26元之间。按照3个苹果1公斤来计算,平均1个苹果就卖五六元。
在西安市文景北路附近的几家水果店内,冰糖富士苹果每公斤42元,品质更高的苹果甚至1个卖到30多元。苹果,“苹”什么这么贵?
据了解,从2018年冬季苹果收购开始,价格一直居高不下。今年春节后,苹果价格再次上扬。纠其原因,在于2018年春季的一场霜冻,让处于花期的苹果遭遇了巨大灾害,致使全国范围内苹果产量大幅下滑,引发市场供不应求。
“去年公司库存苹果只有6000多吨,相比2017年的库存量下降了50%。”白水县盛隆果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候保智说,由于恶劣天气,2018年白水县苹果总产量只有20万吨,而历年来白水苹果年产量没有低于50万吨。
洛川县是我省苹果主产区。受2018年霜冻天气影响,全县苹果产量也出现断崖式下滑。“我家的几亩苹果去年每亩产量不足500公斤,总产量比往年下降了三分之二。”洛川县凤栖镇东街村果农王惠峰说,2018年是他种植苹果以来产量最低的一年。
“我省去年苹果产量减少50%~60%,市场供应量严重不足,这是造成价格居高不下的主要因素。”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李丙政表示,因为天气原因,不仅苹果价格上涨,西瓜、酥梨、香蕉等水果价格也呈上涨之势。
记者调查发现,水果价格大幅涨价一方面与主产区减产有关;另一方面,水果流通环节导致的损耗及成本居高不下也成为涨价的“推手”。此外,种植、保鲜成本的增高,在批发时价格也会上升。
消费者爱恨交加
5月29日下午,在西安市咸宁路一家超市门口,市民周静提着一小袋水果感慨不已:“随便买了几样水果居然花了100多元,比海鲜都贵啊!”不断上涨的价格,让平日爱吃水果的周静很是困惑,直言如今买水果都要犹豫好久,以前论斤买,现在按个买。
一场霜冻,使苹果产业遭遇几年来的低谷。然而,与产量遇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市场价格一路上涨。无论是批发市场还是水果超市,苹果的价格都“飙”出了新高,令消费者望而却步。
“受产量影响,苹果价格近期不断上涨,但对高端需求者并没有多大影响。”西安市丈八路水果批发市场的工作人员说,自价格上涨后,每日销量有高有低,有时一天卖百余箱货,有时一天卖不到10箱。
对此,李丙政表示,目前的供求矛盾不会持续很长时间,随着夏季的到来,各种时令水果陆续上市,全国水果价格有望回落。
果农收益影响不大
“2018年,我的果园产量下降了一半,但收购价比往年高很多。细算下来,去年总收入居然比2017年还多一些。”白水县城关街道办西文化村果农雷进文说,去年苹果花期的那场霜冻让他几乎看不到希望。经过后期管理,虽然产量下降了,但果子品质未受影响,收购时的价格只高不低,这让雷进文感到既幸运又欣慰。
据了解,苹果在花期承受的最低温度为零下4摄氏度。根据相关调研数据显示,受去年霜冻天气影响,苹果坐果率大幅下降,几个主产区平均减产35%左右,其中我省部分地区减产70%。
苹果作为我省脱贫攻坚的主导产业,苹果产量直接影响果农的收益。
据了解,我省几大苹果产区虽然产量下滑严重,但收购价较往年高出很多,对果农整体收益影响不大,有的甚至还高于往年。“苹果产量下降了50%,但收购价比2017年高出了近一倍,果农收入较往年平均水平并没有下降。”李丙政坦言,根据今年苹果坐果状况,预计2019年将迎来一个丰收年。
同时,李丙政也道出了自己的担忧:果农在获得利润的同时,种植苹果的信心也大大增加了,今后几年苹果种植面积会有井喷式发展,也会给苹果产业带来隐患。因此,李丙政建议果农和苹果主产区不要盲目扩大种植面积,而应在提升苹果品质上下功夫。
手记
提升品质赢得市场
■黄敏
入夏以来,各社交平台上,很多网友大吐苦水,纷纷表示已经“不配吃”水果了。虽然是调侃之谈,但隐藏在文字前后的是水果大范围持续涨价,给消费者带来的困惑。
贵,不仅仅是消费者的感受。根据国家农业农村部重点农产品市场信息平台公布的数据,2019年4月以来,苹果、梨、香蕉、西瓜等水果在全国超市平均价格,比去年同期有显著上涨;其他季节性水果跟着季节变化,价格也比去年高出很多。
不少水果从生产端就出现了提价,再贴上“精选”“无公害”等标签,价格更是翻倍涨。而超市的水果实际上已经进行了二次选择,通过精美的包装为顾客提供更优质的水果,价格自然不会低。
农业是“靠天吃饭”的行业,出现极端天气实属正常。对此,多位水果行业人士表示,季节性的短期冲击不具有持续性,瓜果价格的上涨不会长期持续。
今年,水果整体价格呈现上涨态势,除了受去年天气因素影响外,另一大原因在于,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水果的品质和档次提出更高要求。高品质、高价格水果在市场占据越来越多的空间。
在水果“新时代”,价格已经不是决定销量的主要因素。无论是从供给角度还是从需求角度看,都在强调“品质”和“消费升级”,而人们对水果涨价的困惑,更多的是来自对高价位水果品质的质疑。
当前,摆在果农面前的一大问题就是要种好果,只有提升水果品质才能卖个好价格。对于整个果业来说,则是要在保证高质量前提下,选种优良产品,加大扶持、不断创新,打造具有知名度的水果品牌,提升区域水果的竞争力,形成生产发展、果农得益、消费者愿买的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