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我省确保56.5万贫困人口饮水安全同步达标
本报讯(记者 王缠卫)6月3日,记者从全省水利扶贫农村饮水安全现场推进会获悉,今年是我省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胜年,全省水利扶贫农村饮水安全目标任务是,确保29个贫困县摘帽、1921个贫困村退出、56.5万贫困人口饮水安全同步达标。目前,我省已完成年度投资13.26亿元,建成工程1059处,解决和改善了121.88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29个摘帽县自来水普及率已达到90%以上。
“十三五”以来,全省累计已完成农村饮水安全投资72.4亿元,建成工程1.37万处,解决了197万贫困人口的饮水安全标准偏低、条件困难、水质不达标和保证率不高等问题,巩固提升受益总人口1118万人,完成投资、受益人口分别占“十三五”规划的114%和93%,确保了各年度贫困户脱贫、贫困村退出、贫困县摘帽饮水安全同步达标。全省农村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水质合格率较“十二五”末分别提高9%、14%、8%;绝大多数工程配备了水质净化和消毒设施,易地搬迁、新建住宅和有条件的农户实现了饮水安全到屋里头,群众生产生活用水条件得到大幅改善。目前,我省有60%以上的县区落实了县级地方政府主体责任,80%以上的县区落实了县级行业监管责任,90%以上的千人以上集中供水工程落实了供水单位运行管理责任,所有县区落实了县级农村饮水工程运行管理机构,95%以上的县区出台了县级农村饮水工程运行管理办法、建立县级农村饮水工程维修养护基金。
据悉,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我省各级水利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有关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全力加快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的饮水安全项目建设,取得了突出成效,全省饮水安全保障水平显著提高。安康市聚焦饮水安全脱贫攻坚,突出力量统筹、机制落实、精品创建、整改监管、长效运行等五个方面,工程进度快、标准高,探索了建后管理模式。宝鸡市出台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办法,两级财政对村级水管员每人每年补助6000元落实管护责任。渭南市加快发展集中供水工程解决水量短缺、提升供水水质。榆林增加财政投入、整合涉农资金投入建设6.93亿元,并建立奖惩制度。汉阴县对所有饮水安全工程配备了工艺先进、操作简便的次氯酸钠消毒设备,创新信息化智能化管理。略阳县通过“量化赋权”改革明晰产权、调剂公益岗位落实村级专管人员。柞水县成立了国有村镇供水公司,实行“总公司+基层供水站+村组”的三级管理模式,有效保障了饮水工程能长期发挥工程效益,服务于民、惠利与民。
“十三五”以来,全省累计已完成农村饮水安全投资72.4亿元,建成工程1.37万处,解决了197万贫困人口的饮水安全标准偏低、条件困难、水质不达标和保证率不高等问题,巩固提升受益总人口1118万人,完成投资、受益人口分别占“十三五”规划的114%和93%,确保了各年度贫困户脱贫、贫困村退出、贫困县摘帽饮水安全同步达标。全省农村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水质合格率较“十二五”末分别提高9%、14%、8%;绝大多数工程配备了水质净化和消毒设施,易地搬迁、新建住宅和有条件的农户实现了饮水安全到屋里头,群众生产生活用水条件得到大幅改善。目前,我省有60%以上的县区落实了县级地方政府主体责任,80%以上的县区落实了县级行业监管责任,90%以上的千人以上集中供水工程落实了供水单位运行管理责任,所有县区落实了县级农村饮水工程运行管理机构,95%以上的县区出台了县级农村饮水工程运行管理办法、建立县级农村饮水工程维修养护基金。
据悉,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我省各级水利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有关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全力加快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的饮水安全项目建设,取得了突出成效,全省饮水安全保障水平显著提高。安康市聚焦饮水安全脱贫攻坚,突出力量统筹、机制落实、精品创建、整改监管、长效运行等五个方面,工程进度快、标准高,探索了建后管理模式。宝鸡市出台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办法,两级财政对村级水管员每人每年补助6000元落实管护责任。渭南市加快发展集中供水工程解决水量短缺、提升供水水质。榆林增加财政投入、整合涉农资金投入建设6.93亿元,并建立奖惩制度。汉阴县对所有饮水安全工程配备了工艺先进、操作简便的次氯酸钠消毒设备,创新信息化智能化管理。略阳县通过“量化赋权”改革明晰产权、调剂公益岗位落实村级专管人员。柞水县成立了国有村镇供水公司,实行“总公司+基层供水站+村组”的三级管理模式,有效保障了饮水工程能长期发挥工程效益,服务于民、惠利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