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提高果实着色品质五注意
  1、光照。在花色素的合成过程中,光照的影响很重要。完全无光照的果实能够正常成熟,但却无花色素合成;果实接受光照是自然光照的70%以上时,着色良好;光照强度低于全光照70%时,花色素的含量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
  2、温度。对花色素合成影响较大的是昼夜温差。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白天温度越高,光合作用越强,碳水化合物积累越多;而夜间温度越低,呼吸作用越弱、消耗越少,相对碳水化合物积累越多,为花色素的合成提供了必备的物质前提。
  3、养分积累状况。糖是花色素合成的一种原料,一般情况下,果实中花色素的含量随着含糖量的增加而增加。果实着色期,高氮不利于糖的积累。氮肥能促进果实中叶绿素的合成,但不利于果实转色;磷对果实着色有利,细胞悬浮培养时,缺磷可使花色素积累停止;果实着色与钾含量呈正相关,钾离子是果实中糖代谢途径中酶类的活化剂,既能促进果实中糖的积累又能促进糖分由叶片和枝条向果实运输,从而提高果实含糖量,为花色素的合成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钙可以增加浆果的糖分和香味;硼有利于芳香物质的形成,可提高糖度,改善浆果品质。
  4、水分。水分与花色素的合成与分解有着密切的关系,并与温度因子共同作用影响花色素的含量和稳定性。果实成熟期灌水或降雨过多,致果皮细胞含水量过多,从而降低糖、酸和花色素的浓度,所以果实着色差。
  调查表明,干燥土壤上生长的葡萄含糖量高,着色较好。很干旱的地方适当灌水后果实上色鲜艳,因水分适宜,有利于花色素的合成和积累。
  5、植物激素。乙烯是一种植物生物刺激素,能促进叶绿素的分解、色素的形成及有机酸的转化和果实芳香物的形成。乙烯可通过影响膜透性增加糖分流通和积累,能直接调节花色素合成的生理生化过程而促进花色素的合成,从而促使果实着色。
  脱落酸也是色素形成的关键诱因,脱落酸首先刺激了乙烯的生物合成,再间接地调节果实成熟。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