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小村风情

  张朝林

  小村很小。村头打只碗,村尾都能听到“哗啦”声。
  小村很美。这种美是现代文明和古朴风情结合的美。小村是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仿欧式的小洋楼一字排开,琉璃瓦屋面设计,走廊阳台画龙雕凤,洋溢着现代气息。院前是瓜棚、菜畦,瓜棚下吊满了绿油油的丝瓜、黄灿灿的南瓜,竹板钉成的鸡笼放在瓜棚边上。菜畦里,三五行葱、七八排韭菜绿得可人,散发出诱人的香味。瓜棚前头是一片荷塘,四周用栏杆围住。密密的荷叶,随风荡漾出碧波;荷花点点,映日别样红艳;清风拂来,满村清香。荷塘前是月河堤,堤两边是垂柳。随风轻舞的垂柳守望着那条终年奔流不息的月河。
  小村很安详,背靠挂榜山,依偎清水潭。挂榜山轻云缭绕,清水潭白鹭翩跹。太阳一照,整个小村就红了起来。中午,瓜棚下的老人,悠闲地咂巴着烟袋,摇头晃脑地听着收音机,不时地抿一口茶。公鸡栖息在围栏上,羽毛蓬松,远远看去像一朵盛开的菊花,仿佛在和盛开的荷花媲美。那些鸭子“噗腾”钻进荷塘里,吓飞了塘里的秧鸡子。它们朝着月河的上游和下游逃去。
  村荫下,几个两三岁的小孩在玩沙子,坐在门口缝补衣服的奶奶不时抬起头看一下,笑眯眯地看着孙儿们玩耍,时不时丢过来一句叮咛:“别惹祸,不许朝月河里去。”
  不知哪只多情的公鸡,扯起嗓子满怀深情地唱了几声,一时间,整个围栏里的鸡精神抖擞起来,打鸣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把河边的几只水鸟也惊动了,纷纷飞到树上。
  “热馒头,热馒头!”“蒸面,蒸面!”一位商贩骑着电动三轮车,把吆喝声驮进了村。
  老人们提着篮子,领着孩子,把商贩团团围住,几只狗钻不进人群,急得摇着尾巴在外面团团转。接着,老人们在自家的园子里拔几根葱、掐几条豇豆、摘几颗茄子、揪几个西红柿、拽两把青辣子,把日子烹调得香气四溢,等待着孙子放学回来吃饭。
  黄昏,村后斜岭坡上放牧的老人,赶着夕阳回家了,鞭子舞得“叭叭”作响,羊的咩咩声、牛的哞哞声、牧铃铛铛声,一起被赶进村。妇女们把从地里收获的喜悦和甜美的歌声担进村,把迎在村口撒娇的孩子抱回村。小村顿时喧闹、活跃了。这时的小村就像是一杯美酒,醇香而甘甜。
  月亮爬上山岭,把白亮亮的月光撒进了村子。月光下的荷塘,分外妖娆,荷叶浸泡在水里,朦胧中透出浅绿,在微风下轻轻摇曳。此时的荷花,如同披着白纱的少女,羞羞答答流露出淡淡的红晕。藏在荷叶下的水鸟,不时唱出清脆的歌曲,传进了小村的院子。
  夜深了,巷道里的路灯闪烁,照耀着小村金色的梦。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