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7版
严家沟的新变化
  张敏 本报记者 姚远
  西乡县柳树镇严家沟村曾经是贫穷的代名词,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精准扶贫的不断深入,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走进村口,一眼望去,金灿灿的一大片,丰收在望;山间林荫环绕、草木葱翠。近处,村舍鳞次栉比、村道干净整洁,小河流水潺潺,好一幅欣欣向荣的农村新画卷。
  家门口的就业路
  “没想到,我在家门口就能挣钱。”今年35岁的张立患有扩张性心肌病,生活上没有经济来源,村上为张立提供了保洁员公益性岗位。2017年,汉中市人社局在全市开设就业扶贫公益性岗位,为建档立卡的“三无”(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贫困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现在,他们每月能领到补贴600元,全年可增加收入7200元。
  “现在我们村有工厂了,下班就回家,农忙的时候还能干农活。”村支书代成斌见证着这一变化。
  村里自强制花厂、柳树镇达伦服饰(社区工厂)和军鑫农场(就业扶贫基地)的建立,能实现居家灵活就业,昔日“候鸟式”的务工,正在由“雁南飞”逐渐向“凤还巢”的就业模式转变。
  产业致富是硬道理
  今年,严家沟村发展雷竹产业120余亩,很多闲置的荒地被充分利用。预计雷竹亩产600公斤,湿笋子收益在5000元左右,干笋子亩产300公斤,按每公斤50~60元计算,干笋子每亩收益7000元左右。该村通过提供种苗、技术支持、产品包销形式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到产业发展中来,帮扶他们脱贫致富。
  该村初步形成丘陵地区发展雷竹产业、茶产业;平川地区发展袋料黑木耳、小龙虾养殖、特色蔬菜种植、吊瓜及药材格局。目前,全村共发展茶园1432亩、小龙虾50亩、水面养殖210亩、香橼种植160亩、袋料黑木耳5万袋及特色蔬菜种植50亩。苏陕协作投资120万元新建茶叶加工厂一个,预计明年投产。
  精神鼓励激发内生动力
  最近,71岁的退役军人方多明家里发生了件大喜事。汉中市为烈属军属和退役军人家庭悬挂光荣牌,方多明自豪地说:“退役这么多年,共产党没有忘记咱们。”
  21盏太阳能路灯照明,硬化了村庄主次干道,垃圾日产日清,各种公示栏,村委会周边绿化;网络和数字电视全覆盖;篮球场、舞台、健身器材不断丰富着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过上了好日子红红火火,遇上了好时代喜乐年华。严家沟,这个曾经脏、乱、差的小山村旧貌换新颜,这里的人们正以崭新的姿态,昂首阔步迈向增收致富的康庄大道。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