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3版
秦鲁有约 广泛协作
——宝鸡市金台区农业农村局组团到山东考察农业产业及田园综合体侧记
  姚骏骊 蔡晓月 本报记者 王永兴
  近期,由宝鸡市金台区农业农村局负责人带队,组织该区新农产业联合会赴山东省寿光、淄博、临沂等地参观考察。
  新农产业联合会一行26人深入寿光市参观第二十届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三元朱村冬暖式设施蔬菜日光温室大棚种植技术、青州市花卉市场、临朐县龙山高新技术产业园等,进行了为期6天的实地考察学习。
  寿光市三元朱村是我国冬暖式蔬菜大棚发源地,自1989年建设第一代蔬菜大棚,至今已发展建设到第六代。王乐义被誉为“蔬菜大棚之父”,这位78岁的老人,思维敏捷,记忆力超强,对经历过的事如数家珍。在会议室,王乐义和考察团交谈了两个多小时,随后看村史馆,再参观大棚,近3个小时里,他没有丝毫疲惫。三元朱村成立了蔬菜加工公司和蔬菜营销公司,注册了“乐义”商标,走出了“公司连基地、基地带农户”的发展模式,发展无公害、有机蔬菜。
  三元朱村村民用勤劳与科技双轮驱动,走出了一条致富之路。
  淄博市博山区池上镇中郝峪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带动了全民致富,并着力筑巢引凤,让青年人才竞相回村。村里的“农家乐”发展之初,各户之间为招揽客人而竞相压价、恶性竞争,中郝峪村充分发挥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按照“公司化运作+单体承包+股民”的思路,于2011年创办了淄博博山幽幽谷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负责全村旅游项目的开发和运营,公司成立了党支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通过发挥返乡青年的作用,中郝峪村逐步开发了特色“农家乐”等旅游产品,成功打造了“吃农家饭、住农家院、观农家景、享农家乐”为主要特色的“农家乐”旅游模式。
  朱家林田园综合体位于临沂市沂南县岸堤镇西北部,距县城约32公里。这里四季分明、物种丰富、空气优良,山岭秀美、田园旖旎、道路交通良好,附近不远处还有著名的沂蒙山。发展乡村旅游得天独厚。
  建设在乡村田园间的建筑,是原住民和新住民共享的生活社区。原地修建,最大程度保留原有建筑结构和乡土文化的基础上,按照美学原理进行现代化改造,提升居住舒适度和建筑美感。
  创意孵化培训区域第一部分是位于朱家林生态艺术社区的创客空间(含创客公寓),主要发展与“三农”相关的创意产业,引进智慧型创意创客为主。第二部分是建于石旺庄村的乡建学院,主要作为新型农民教育和创客培训的培训教育基地。
  金台区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表示,此次考察的目的是学习现代农业、乡村振兴、田园综合体以及乡村特色综合发展模式,为金台区建设农业田园综合体量身打造新型模式。
  通过此次考察学习,金台区将尽快建成以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社会化力量共存的新型农业发展运营模式,依托现有的园区资源,创造质朴、生态的田园景观,整体规划以现有的农业为基础,把千家万户的分散生产经营变为相互联结、共同行动的合作生产、联合经营,实现小规模经营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努力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