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7版
汉台区北关办事处汤房社区 构建群众消防安全“321”
  本报讯(记者 姚远)5月12日记者了解到,汉中市汉台区北关办事处汤房社区发挥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作用,组织实施“321”精准防火工作机制,引起省市区各级领导的观摩考察,该社区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汉台区消防安全委员会发文,向全区推广“321”精准防火工作机制。
  汤房社区位于汉台区西郊,辖1.25平方公里,有7个居民小组,共有居民750户,常住人口2300人,住户多数为征地拆迁户,属典型的城中村,社区周围新旧楼宇并存,人口密集,火灾隐患层出不穷,火灾事故也时有发生。
  汤房社区在深化网格化管理的基础上,推行“321”精准防火工作机制,其内容包括落实排查、宣传、防控三个10项措施,即排查10类居住场所、宣传10条防火常识和落实10条防火措施;实施两个检查评估;统一纳入消防考核体系。
  该社区共排查独居户、留守妇女、儿童和老年人家庭31户,并对他们确定包抓负责人,“点对点”“面对面”落实管控措施。
  该社区建立微型消防站,成立12名队员的义务消防队,落实经费5万余元,购置消防设备,定期组织消防安全演练,提高队伍应急处置能力;出资3万余元,为31户精准防火户安装了独立式烟感报警器,对早期火灾发出预警,通过无线网络信号,收集处理、火灾报警,在消防控制室及社区工作人员手机上,安装智慧消防安全服务云平台,并与微型消防站对接,实现报警、处置的及时有效。同时,将防火检查巡查及重点家庭情况及时传到云平台,从而提高火灾防控水平。社区还为31户居民购买火灾意外伤害和财产保险,减少火灾危害和经济损失,防止因灾返贫。
  记者走进19号楼101室,84岁的郭兴发老人说,他们家是搬迁户,子女没在身边,平时只有老两口居住,去年4月家里安装了烟感报警器。“这东西很管用,厨房炒菜烟雾大了就响呢。”郭兴发老人指着烟感报警器说。
  13号楼张某,去年冬天私自用电热毯捂豆食,凌晨两三点钟,电热毯被烧着了,通过烟感报警器,信息传递到社区微型消防站,值班保安迅速赶到家里处置,避免了一场意外发生。“社区干部和部分家庭业主,手机上都下载了App,只要有火情,我们手机上和微型消防站都能收到信息,及时处理,为社区群众构建一道消防安全‘防火墙。’”社区党支部书记董汉民说。G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