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秦农论语
勿让清明不清明
  ■王宏海
  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数千年以来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但是,春天草木干,祭祀容易引发火灾。轻则烧毁农作物,重则引发森林大火。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传统习俗也要改变,勿让清明不清明。
  清明节祭祖,要改变传统习俗,需加大宣传力度。基层组织、民政、林业主管部门应该组织人力,利用各种宣传工具,让人们了解清明节的由来,知晓清明节的含义,推广祭祀新做法。通过因祭祖不慎引发的火灾典型案例,让人们认识到传统习俗的一些危害,起到教育和警示作用,进而推动文明祭祀行为。同时在清明祭祖高峰时段,加大重点区域的巡查防控力度,消除火灾隐患。
  此外,改变传统习俗,文明祭奠先祖,政府需起到引导扶持作用。譬如,向农民免费发放长青树苗,鼓励植树祭祖就是一个不错的做法。各级政府应该加大资金投入,扩大发放范围,增加树苗数量,并且做好检查工作,把植树祭祖落到实处,杜绝浪费,同时,减少烧纸带来的环境污染。除了植树祭祖以外,还可以采取网络祭祖、鲜花祭祖等,可以组织家庭成员打扫坟地卫生,清理坟地杂草,整理坟地环境,寄托对逝者的哀思。
  总之,要彻底改变延续了几千年的一些不合时宜的传统祭祀习俗,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要全社会动员起来,常抓不懈,倡导文明祭祀,逐步推行绿色环保的祭祀方式。在此呼吁广大朋友,从自身做起,从今年做起,文明祭祀。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