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2019年陕西省一号文件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
全文共分8个部分
●聚焦重点难点,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扎实推进乡村建设,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短板
●切实夯实农业基础,不断提高农业发展质量
●大力发展乡村产业,不断促进农民增收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增强乡村发展活力
●完善乡村治理机制,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发挥农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进一步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切实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数字“三农”
●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对深度贫困县在正常投入增幅基础上再提高20%以上。
●注重发展长效扶贫产业,不断完善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村、贫困户的利益联结和脱贫带动机制,确保有条件的贫困户至少有1个稳定增收产业。
●健全完善以企业吸纳、公益性岗位安置、创业带动、有组织劳务输出等为支撑的多元就业扶贫工作格局,确保有劳动力有就业意愿的贫困家庭至少有1人稳定就业。
●紧紧围绕三年行动方案,坚持现行扶贫标准,围绕“两不愁三保障”落实已有政策措施,既不拔高标准、吊高胃口,也不降低标准、影响脱贫质量,杜绝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确保2019年56.5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围绕贫困地区道路、安全饮水、电力和农村环境整治等,补齐短板弱项,确保29个拟摘帽县的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指标达到退出标准。
●2019年全面完成存量建档立卡贫困户农村危房改造和易地扶贫搬迁房建设。
●到2020年,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5%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到95%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长效清洁机制基本建立,村民卫生文明意识普遍提高。
●推动数字乡村建设,2019年完成国家电信普遍服务4G试点项目。
●2020年底前,完成供水人口在1万人或日供水在1000吨以上的饮用水水源调查评估和保护区划定工作。
●增强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确保2019年完成2700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工作,实现上图入库。
●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全面实行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到2020年耕地保有量不少于5414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4595万亩。
●到2020年,全省苹果面积达到1200万亩、产值1000亿元,奶山羊存栏300万只、全产业链产值355亿元,设施农业规模360万亩、产值1000亿元。
●有序发展31个文化旅游名镇和71个传统村落。到2020年,共创建150个旅游特色名镇和300个旅游示范村,乡村旅游年接待人数达到2.8亿人次,年收入超过300亿元。
●聚焦重点难点,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扎实推进乡村建设,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短板
●切实夯实农业基础,不断提高农业发展质量
●大力发展乡村产业,不断促进农民增收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增强乡村发展活力
●完善乡村治理机制,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发挥农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进一步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切实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数字“三农”
●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对深度贫困县在正常投入增幅基础上再提高20%以上。
●注重发展长效扶贫产业,不断完善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村、贫困户的利益联结和脱贫带动机制,确保有条件的贫困户至少有1个稳定增收产业。
●健全完善以企业吸纳、公益性岗位安置、创业带动、有组织劳务输出等为支撑的多元就业扶贫工作格局,确保有劳动力有就业意愿的贫困家庭至少有1人稳定就业。
●紧紧围绕三年行动方案,坚持现行扶贫标准,围绕“两不愁三保障”落实已有政策措施,既不拔高标准、吊高胃口,也不降低标准、影响脱贫质量,杜绝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确保2019年56.5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围绕贫困地区道路、安全饮水、电力和农村环境整治等,补齐短板弱项,确保29个拟摘帽县的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指标达到退出标准。
●2019年全面完成存量建档立卡贫困户农村危房改造和易地扶贫搬迁房建设。
●到2020年,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5%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到95%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长效清洁机制基本建立,村民卫生文明意识普遍提高。
●推动数字乡村建设,2019年完成国家电信普遍服务4G试点项目。
●2020年底前,完成供水人口在1万人或日供水在1000吨以上的饮用水水源调查评估和保护区划定工作。
●增强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确保2019年完成2700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工作,实现上图入库。
●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全面实行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到2020年耕地保有量不少于5414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4595万亩。
●到2020年,全省苹果面积达到1200万亩、产值1000亿元,奶山羊存栏300万只、全产业链产值355亿元,设施农业规模360万亩、产值1000亿元。
●有序发展31个文化旅游名镇和71个传统村落。到2020年,共创建150个旅游特色名镇和300个旅游示范村,乡村旅游年接待人数达到2.8亿人次,年收入超过3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