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省供销合作总社要求——
杜绝假冒伪劣农资商品流入农资企业及经营网点
    省供销合作总社党组书记、主任杨效宏(中)一行在汉阴县平梁镇调研农资供应情况。
 
  本报讯(记者 王缠卫 通讯员 吕娟妮)3月8日,省农业生产资料行业协会春耕市场分析座谈会在陕西供销猕猴桃产业综合服务中心召开。
  “基于农业结构调整,结合上年度化肥需求量,全省春耕市场预计需求各类化肥100万吨,其中:尿素30万吨,磷酸二铵10万吨,各类复合肥30万吨,碳铵、磷肥、钾肥、有机肥、水溶肥约30万吨。”省农资行业协会会长康满红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今年我省春耕市场供需总量基本保持平衡,在保证货源充足、价格平稳的同时,强化了质量管控,确保农民买到‘放心肥’。”
  省供销合作总社要求,各级供销社进一步增强质量意识和品牌意识,严格农资质量管理,杜绝假冒伪劣农资商品流入农资企业及经营网点。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加大对制售假冒伪劣农资的打击力度,严厉打击化肥农药虚标含量、偷换成分等违法行为。倡导各级农资营销网点推行质量承诺制度,健全进货质量验收制度,建立进销货台账,严把农资进货质量关,确保自身供应的农资产品质量不出问题。
  同时,省供销合作总社要求各级供销社严守价格规定,维护市场秩序。充分发挥供销社、农资协会、农资企业等在农资流通主渠道的作用。严格遵守市场价格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强行业规范自律和诚信体系建设,主动维护公平、公开的市场竞争,维护正常的市场价格秩序,促进市场平稳运行。充分发挥供销社农资经营点多面广、配送便捷的优势,带头稳定农资价格,严禁囤积居奇、哄抬价格。加强调查研究,加强监测预测,密切关注农资市场走势和农民需求,对于春耕农资供应中出现的苗头性、潜在性、倾向性等重大问题,及时了解掌握,第一时间协调处理。
  支招
  帮农民选购放心种子
  ——访省种子工作总站市场科科长陈梁
  本报记者 王缠卫
  种子是农作物优质、高产、高效的重要载体,优良的种子是现代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关键环节。那么,农民该如何选购优质种子,怎样识别假劣种子,出现质量问题如何维权?3月12日,记者采访了省种子工作总站市场科科长陈梁。
  记者:农民在选购种子时,应注意哪些方面?
  陈梁:农民不要贪图便宜和便利,不要购买走村串户推销者的种子,一定要选择国家审定或省级审定的品种和国家规定应当登记的品种。要看种子经营单位是否具有农业农村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和市场监管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要购买标签印有二维码的种子,二维码是识别每袋种子的唯一标志。通过扫码可以知道品种名称、生产经营者、单元识别码和追溯网址四项信息。
  记者:农民在选购种子时怎样识别优劣?
  陈梁:可以从以下四点识别种子的优劣:看包装,一般专业种子企业经销的种子,外包装都比较规范;查纯度,种子大小、色泽、粒型、粒形等差距较小,且很近似,这种种子多数纯度较高;识发芽率,主要看种子在保存过程中有否霉变、发烂、虫蛀、颜色变暗等情况;摸干湿度,凡种子潮湿,都有可能发霉变质。抓一些种子放在手中搓几下,发出清脆而唰唰的声音的是较干的,反之是湿的。
  记者:农民购买的种子出现质量问题,向哪个部门投诉,如何维权?
  陈梁:根据《种子法》的有关规定,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解决:一是可与种子生产经营商或经营者协商解决,二是请求当地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协调解决,三是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四是向人民法院起诉。
  另外,农民应注意收集以下有关证据:一是应要求供种方开具发票。发票应写明购种单位、经营单位、品种名称、数量、售价及购种日期。二是保留种子外包装袋和未用完的种子。三是出现受害征兆及时保存证据,用拍照、取样等方法保留证据。四是通过正确方法取证,损害发生后,应及时请农业农村部门和司法部门作出鉴定结论。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