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骆芬利:被需要就有意义


本报记者 孙金龙 文/图
“来!来!来!大家拿好自己的身份证和体检表,排好队。姨!你最近身体咋样?你检查了吗?”孙家堡村委会会议室不时传出和蔼可亲的声音。人群中一位中等身材,身穿蓝大衣的村干部,正在协助医生为村民测量血压。她就是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太平镇孙家堡村文书——骆芬利。
今年55岁的骆芬利,从1998年担任村干部以来,20多年如一日,帮助群众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村民提到骆芬利时都竖起大拇指称赞:“一个热心的好人呀!”
“她不是我女儿,却胜似女儿。3月6日,孙家堡村六组五保户孙守明激动地对记者说。
骆芬利微笑着说:“我就是群众的女儿,被大伙需要就有意义。”
2015年,孙守明家意外着火,骆芬利得知后,立即跑过去救人、灭火。为了让孙守明有一个干净舒适的住所,骆芬利操持着为孙守明盖了两间新房,置办了家具,让他安心生活。
走在孙家堡村,村道干净整洁,绿色垃圾桶整齐地摆放在村道两边。五组五保户刘文说:“芬利忙前忙后,为村民办实事,做好事,村容村貌有很大改变,以前的‘三堆’(垃圾堆、粪堆、柴草堆)不见了,村子变美了。当时村里正在路面硬化,骆芬利带领村妇联主任和村里的党员们为贫困户打扫庭院、洗刷被褥,为修路工人提供饭菜,缩短了工期,也让贫困户早早地享受到了实惠。”
村书记孙耀昌说:“孙家堡村有671户,2281人,12户贫困户,其中五保户、低保户、残疾人就占据了绝大多数。在精准扶贫工作中,骆芬利与包村干部逐一走访贫困户,与贫困户亲切交流,了解情况。村里的五保老人都年事已高,骆芬利一户一户地拍照,替他们办理并上交年检资料,让五保老人足不出户便能享受国家的各项优待政策。”
刚走到康维宏家门口时,他便热情地招呼记者:“快!快进来。”今年61岁康维宏是二组的五保户,由于先天残疾,行走不便,从2013年起骆芬利坚持每周六为他洗衣缝补、打扫卫生。
康维宏激动地说:“芬利人好,像我这样的人,如果没有骆芬利的照顾,我都不敢想自己的生活会变成啥样子。”
走在干净整洁的村道,骆芬利告诉记者:“我们村去年年底已全部脱贫,村民生活质量逐渐提高,相信村里一定会变成一幅美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