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观点
用“绿水青山”换“金山银山”

  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教授黄祖辉认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认识关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第二个阶段是既要“金山银山”,但也要保住“绿水青山”;第三个阶段是意识到“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
  要创新绿色发展保护制度。创新政府生态补偿的转移支付方式,增强产业扶持型、技术支持型和人才培训型的转移支付,同时高度重视和发挥市场、社会组织和个人在生态保护和补偿体系中的作用。建立碳基金制度和绿色消费支付基金,将筹集的资金用于各类生态补偿和支持绿色产业与技术的发展。
  要创新绿色发展引导机制。建立与完善多维度的绿色发展激励与约束机制,强化生态环境问责制度。将生态环境治理约束、企业进入门槛约束、产业转型升级约束、社会消费行为约束以及绿色发展评价约束(评价体系)有机结合,形成多方约束的合力与激励相融的体制机制,以营造绿色发展良好环境,促成企业动能转换、追求绿色发展。
  (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教授 黄祖辉)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