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访谈
脱贫创业有热情更要有技术
——麟游县人社局局长王宏兴
    麟游县人社局局长王宏兴谈就业扶贫。

  本报记者 张晓强 陈新涛
  摈弃“等、靠、要”的惰性思想,实现贫困群众的“自身造血功能”,对于打赢脱贫攻坚战这场硬仗,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那么,如何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让他们在脱贫攻坚的路上能够走得更快、走得更远?记者对麟游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王宏兴进行了采访。
  记者:志智双扶,关键是要激发出贫困户的内生动力,请问麟游县在这方面是怎么做的?
  王宏兴:2018年,在提升贫困群众劳务技术和素质方面,我局主要作了三项工作:一是进行实用技术培训。二是加强了中期技能培训。三是注重做实技工赋能培训。除了组织好专业技能提升培训,对于贫困群众思想素质,尤其是“懒汉”心理,县上开培训班,从一开始就注重对群众的思想进行教育,先把思想扭转了,才愿意走出去,从而开阔视野。志智双扶,也是培训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记者:在帮助贫困户通过务工实现就业脱贫,麟游县有哪些举措?
  王宏兴:去年,县上坚持每季度举办扶贫招聘会3场,积极推进就业招聘会常态化,在市民中心一楼设置长期服务岗位,随时更新用工需求,在全县各贫困村逐村组织就业招聘会,推行“四到家”工作模式,即就业培训办到家门口,招聘会组织到家门口,就业政策送到家门口,就业岗位开到家门口,贴心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就业服务。三年来,累计发布就业岗位信息6000余条,为1374名赴县外务工的贫困劳动力兑现转移就业交通补贴52.3万元。
  记者:对于今年的工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有哪些新的计划?
  王宏兴:今年,局里将根据苏陕协作合作项目,围绕物业管理、毛绒玩具制作,采取“招工、培训、就业”一体培养模式,做到“培训即招工,上课即上岗,毕业即就业”,有效解决学用脱节问题。另外,局里还将连同农业、教体等部门,专门开设乡村振兴班。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