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推进融合发展促农增收
本报讯(肖军 王志勋)“我去年腊月十几就在合作社定了鸡苗,再迟就不好定了。去年效益好得很、好得很……”春意浓浓,汉中市南郑区法镇水磨村二组村民唐维忠美滋滋地说。
唐维忠两口子前几年在外打工,苦于没有技术,一直在贫困线上挣扎。该镇供销社领办的鑫磊乌鸡养殖合作社领头人刘志,鉴于他家的情况劝他们加入了合作社养殖乌鸡,从申请贴息贷款、技术指导、回购销售全程服务。去年唐维忠养殖的4000只鸡苗8月份就销售一空,当年年底就脱贫摘帽。
去年以来,南郑区供销系统坚持为农、务农、姓农的根本方向,着力构建“农社、农联、农e”三个对接体系,走出了一条融合发展促农增收的新路子。鼓励支持企业职工、种养大户、专业技术人员领办、联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引导专业合作社科学管理、规范运行;依托领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将有种植养殖产业的贫困户纳入其中。专业合作社与电子商务服务站建立促销协议,解决贫困户农产品销售“最后一公里”问题。
唐维忠两口子前几年在外打工,苦于没有技术,一直在贫困线上挣扎。该镇供销社领办的鑫磊乌鸡养殖合作社领头人刘志,鉴于他家的情况劝他们加入了合作社养殖乌鸡,从申请贴息贷款、技术指导、回购销售全程服务。去年唐维忠养殖的4000只鸡苗8月份就销售一空,当年年底就脱贫摘帽。
去年以来,南郑区供销系统坚持为农、务农、姓农的根本方向,着力构建“农社、农联、农e”三个对接体系,走出了一条融合发展促农增收的新路子。鼓励支持企业职工、种养大户、专业技术人员领办、联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引导专业合作社科学管理、规范运行;依托领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将有种植养殖产业的贫困户纳入其中。专业合作社与电子商务服务站建立促销协议,解决贫困户农产品销售“最后一公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