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党员干部收假要“在状态”
  ■张毅
  春节七天长假已结束,上班族踏上2019新征程,意味着新的一年又将开始。然而,每次长假结束后,总有少数党员干部很难进入工作状态,打不起精神,仍处于“收假不收心”,停留在“过年状态”。看似在岗,心还在别处,如此收假更要“在状态”。“在状态”就是在其位、谋其政,履其职、担其责,尽快把“放假”模式切换到“工作”状态,从浓浓的年味中“淡”下来,开启工作“快捷键”,所以,党员干部收假更要“在状态”。
  “在状态”常怀“公仆心”。春节收假上班,党员干部要在岗、在位、在状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前提。”然而,有的党员干部认为过了正月十五才算过完年,仍沉浸在春节氛围中,思想上放松了要求,工作不在状态,这是十分错误的。“不在状态”也是种思想病,更是懒政行为。“一年之计在于春”,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要时刻用“公仆心”为民服务,对群众的事要贴心、上心、用心,树好公仆意识,要心里装着人民,把群众当亲人,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以工作成效取信于民。
  “在状态”常怀“责任心”。心态决定状态,收假更应收“心”,做到人到岗、心到位。守好自己的岗位,做好自己该做的事,用实际行动诠释责任和担当。以最佳的精神状态、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当中。习近平总书记新年贺词强调:“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在状态”是干事之需,成事之要。“在状态”是理想信念,更是责任担心。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员干部“在状态”要体现在行动上,要立足岗位职责,把工作当成追求,以敢于担当的勇气、锲而不舍的定力、奋发有为的进取,勇担当、善担当,做到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精神奔跑追梦。
  “在状态”常怀“律己心”。春节收假,“不在状态”看似不算是什么违法乱纪的事情,但“不在状态”的人多了,势必影响“在状态”的党员干部,破坏的是积极向上的一面。十八大以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党中央持之以恒抓作风动真格,对作风问题一抓到底、紧盯不放的决心,释放了言出纪随、寸土不让的强烈信号。事实上,越是过年过节,作风纪律抓得更严。党员干部要保持“在状态”,坚决反对精神不振、不干实事,激励引导党员干部努力拼搏,把心思用在干事上,把精神投到抓落实上,以务实担当的精气神创造幸福美好生活。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