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高建民:扶贫路上有担当
通讯员 李永明
高建民是安康市汉滨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干部,担任早阳镇包河村“第一书记”后,迅速转换角色,积极融入村委会集体班子,努力学习扶贫政策,掌握农村工作方法,深入贫困群众家庭,走访了解贫困现状。
自脱贫工作开展以来,包河村脱贫成效不显著,虽然有自然条件恶劣、产业发展基础薄弱的客观条件制约,但与部分村民存在“等靠要”依赖思想不无关系。高建民以村党支部建设为抓手,通过召开支部会议、党小组会和民主生活会等多种形式,采取讲党课、树立扶志扶智思维等多种途径,教育引导村民摒弃“等靠要”的思想。
同时,高建民积极协助村“三委”班子,完成该村三条产业道路共计10公里施工,完成17处人畜饮水工程建设,14户15人危房改造施工通过验收。他还积极寻求派驻单位和社会各界支持,筹措2.8万元教育扶贫资金资助10名应届大学生顺利入学就读。引导该村成立两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助力该村产业发展。
去年7月19日中午,高建民驾驶摩托车从包河村前往早阳镇报送第二季度党建相关资料,在一条下坡直线处,因车速过快,摩托车摔倒,高建民的左腿被摩托车压住,他奋力把摩托车抬起一点,才能把左腿移出来。当时,两膝处的裤子磨烂,膝盖处、两个手掌都破皮流血。由于附近没有村民居住,公路上也无来往车辆,无法求助,高建民简单处理一下,继续骑着摩托车赶路,终于在艰难骑行了一个小时后到达早阳镇政府,将资料准时送达,随后才到医院进行治疗。
高建民认为,选派“第一书记”到村实施精准扶贫的初衷,既是体察民情、帮扶贫困人口脱贫的一项措施,又是传递政府温暖和关怀、密切干群关系的一种方式。一年来,他走遍贫困户家和田间地头,询问特困户的困难疾苦,帮助有脱贫意愿的农户出谋划策,让包河村的村民们真切地感受到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心关怀,也使村民形成“党和政府始终关心关注着贫困人口”“只要勤劳踏实肯干就一定能够增收致富”的认知。
高建民是安康市汉滨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干部,担任早阳镇包河村“第一书记”后,迅速转换角色,积极融入村委会集体班子,努力学习扶贫政策,掌握农村工作方法,深入贫困群众家庭,走访了解贫困现状。
自脱贫工作开展以来,包河村脱贫成效不显著,虽然有自然条件恶劣、产业发展基础薄弱的客观条件制约,但与部分村民存在“等靠要”依赖思想不无关系。高建民以村党支部建设为抓手,通过召开支部会议、党小组会和民主生活会等多种形式,采取讲党课、树立扶志扶智思维等多种途径,教育引导村民摒弃“等靠要”的思想。
同时,高建民积极协助村“三委”班子,完成该村三条产业道路共计10公里施工,完成17处人畜饮水工程建设,14户15人危房改造施工通过验收。他还积极寻求派驻单位和社会各界支持,筹措2.8万元教育扶贫资金资助10名应届大学生顺利入学就读。引导该村成立两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助力该村产业发展。
去年7月19日中午,高建民驾驶摩托车从包河村前往早阳镇报送第二季度党建相关资料,在一条下坡直线处,因车速过快,摩托车摔倒,高建民的左腿被摩托车压住,他奋力把摩托车抬起一点,才能把左腿移出来。当时,两膝处的裤子磨烂,膝盖处、两个手掌都破皮流血。由于附近没有村民居住,公路上也无来往车辆,无法求助,高建民简单处理一下,继续骑着摩托车赶路,终于在艰难骑行了一个小时后到达早阳镇政府,将资料准时送达,随后才到医院进行治疗。
高建民认为,选派“第一书记”到村实施精准扶贫的初衷,既是体察民情、帮扶贫困人口脱贫的一项措施,又是传递政府温暖和关怀、密切干群关系的一种方式。一年来,他走遍贫困户家和田间地头,询问特困户的困难疾苦,帮助有脱贫意愿的农户出谋划策,让包河村的村民们真切地感受到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心关怀,也使村民形成“党和政府始终关心关注着贫困人口”“只要勤劳踏实肯干就一定能够增收致富”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