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好日子更有奔头了”
宝鸡市渭滨区脱贫户给区委书记写信积极要求入党
  户晓敏 渭水 本报记者 黄河
  今年10月初,宝鸡市渭滨区高家镇李家塄村七组脱贫户周强华,给区委书记张德科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讲述了自己因丧子对生活失去希望,之后在区政府的大力帮扶与帮扶干部暖心相助下,重获信心的心路历程。如今,生活好起来了,周强华想申请入党。
  2011年是现年63岁的周强华不愿回想的一年——儿子因车祸去世。面对生活的挫折,周强华灰心丧气,地里的活儿不想做,家里的事儿不想干,和谁也不想多说话。慢慢地,家里的地荒了,房屋也变成了危房。2013年,村上把他家列为贫困户。
  2016年,精准扶贫工作开始后,驻村帮扶工作队和村干部首先帮助周强华争取了移民搬迁项目,为他家盖了新房,让他有了安居之处。紧接着,帮扶干部又为周强华争取到了护林员的工作,并安排他的老伴担任村保洁员的工作。这些,使他心怀感激,念念不忘。
  周强华说:“帮扶我的干部小朱,从第一次来就把我家当他家一样,帮我干活,给我讲政策,和我拉家常,鼓励我树立对生活的信心。”
  3年来,在区领导和驻村帮扶干部的鼓励下,周强华一改过去“混日子”的做法,不但种了4亩柴胡,还种了玉米、菜籽,饲养了几头牛,还养了土蜂。“现在,市区郊游的人常到我这里来,买我的土特产。总之,我现在有的是劲儿,我能干活儿,能挣钱,争取早日致富。”周强华高兴地说。
  去年年底,周强华找人帮他写了入党申请书,并郑重地递交到村党支部。在给区委书记的信中,周强华写道:“我不怕别人笑话我,虽然我老了,但看到区上、镇上、村上这么多人帮助我,把我当亲人照顾,心里真的暖暖的。如今好日子有了奔头,我也要像他们这些共产党员一样,帮助别人干事情,回馈党和政府……”
  收到信后,10月10日,区委书记张德科给周强华写了封回信。信中这样写道:“老周,你好!从你的来信可以看出,你这几年的生活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住了新房、有了工作、养了蜂,还抽空上山打核桃、拾毛栗、挖药材,并且家人医疗费用有了保障,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舒心,我感到十分欣慰和高兴。这些变化既得益于党的好政策,更是你自强不息、脱贫致富的见证。”
  在回信中,区委书记张德科还给周强华介绍了这些年区委、区政府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以及出台的一系列脱贫政策和措施。最后,张德科书记在信中说道:“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是关键,农村群众是主体。你今年已经63岁了,但在脱贫路上向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希望你能继续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尽力而为,勤劳致富,用实际行动鼓舞带动更多贫困群众,同乡亲们一道,加快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让乡亲们的生活越来越红火。”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