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红果果”变为“金蛋蛋”
记者报告263
来自走转改采访基地的报道
姚骏骊 通讯员 郭艳
秋风萧瑟,满山满眼的红色为这个冷肃的秋天带来了一股别样的热情,延安市宝塔区临镇镇的山地苹果在这绵绵的雨季里似乎别样红,分外香。
依托特色优势,破解发展难题
临镇镇有4.7万亩山地苹果,挂果面积达3.5万多亩,以果树为主导产业的村有19个,占全镇行政村总数87%。周钦锋是村上的“老果农”,他的这片园子是从父辈手中接过来的。由于管理手段落后,一年辛辛苦苦到头也只能收入几千元。加之受环境影响严重,一旦遇到霜冻、冰雹等恶劣天气,甚至会血本无收。像他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许多果农都动了离开的念头。
作为大家的“主心骨”,镇党委书记刘催保总结道,“咱们是宝塔区山地苹果的主产地,要让群众过得好,苹果根基不能动摇。”
强化示范带动,打造精品工程
如何把这树上一颗颗“红果果”变为群众兜里的“金蛋蛋”?
在深入了解全镇产业情况、认真分析存在问题、积极学习山东等苹果产地经验后,临镇镇党委提出了“精品管理”这个全新概念。希望通过抓点示范,逐步引导全镇果农建精品园、产精品果、打有机牌,全面推动苹果产业向标准化、有机化、特色化、高效化方向发展。
然而,精品管理的新点子并没有打动传统的果农们,果农老高便是其中反对的一员。
“只要一棵树上多结几个果子就能多卖几个钱嘛,间伐得损失多少产量,收益肯定更低了”。老高拒绝了技术人员的帮助和指导,坚持自己的管理方法。到了年底,老高的果园虽然产量高,但果子质量却参差不齐,鲜有果商问津。反观邻村李延军的精品果园,从8月份起,前来的果商络绎不绝,贴字苹果甚至卖出了每颗5元的高价。
看到如此大的差别,老高坐不住了。他向镇政府工作人员详细咨询了精品果园,精品管理通过实施“果-畜-沼-窖-网”五配套生态果业发展模式,全面推进精品管理八项措施,实现了果个大、果形正、果色红、果味香的定制化“好果子”,镇园艺站站长多次来到老高的果园里面对面的向他讲解技术要点和管理方法,不久他也向镇党委政府提交了申请,经过精心的管护,今年四月份他的园子也成为精品园。今秋的果子早早地都订了出去,价钱还比去年高了一块多呢”。
延长产业链条,夯实致富道路
在做优生产环节的前提下,临镇镇积极在加快产业后整理方面谋思路、想办法。全镇引进了4.0智能选果线,修建了气调库,完善了质量安全监测体系,进一步增加了苹果销售的话语权。
为了进一步激活农村要素,深入挖掘优势资源,临镇镇大力发挥支部书记“为民服务贴心人、致富带富领头人”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将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成立专业合作社,发挥党员的带动作用把农民组织起来,努力让农民参与到苹果全产业链发展当中。现在,全镇成立的合作社共计20余家,旺昇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金玉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富民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等已成为加快产业规模化发展的助推器,“支部+合作社”的机制被越来越多的群众认可,全镇已有3000多名群众加入了合作社,200余名贫困户从中受益。
来自走转改采访基地的报道
姚骏骊 通讯员 郭艳
秋风萧瑟,满山满眼的红色为这个冷肃的秋天带来了一股别样的热情,延安市宝塔区临镇镇的山地苹果在这绵绵的雨季里似乎别样红,分外香。
依托特色优势,破解发展难题
临镇镇有4.7万亩山地苹果,挂果面积达3.5万多亩,以果树为主导产业的村有19个,占全镇行政村总数87%。周钦锋是村上的“老果农”,他的这片园子是从父辈手中接过来的。由于管理手段落后,一年辛辛苦苦到头也只能收入几千元。加之受环境影响严重,一旦遇到霜冻、冰雹等恶劣天气,甚至会血本无收。像他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许多果农都动了离开的念头。
作为大家的“主心骨”,镇党委书记刘催保总结道,“咱们是宝塔区山地苹果的主产地,要让群众过得好,苹果根基不能动摇。”
强化示范带动,打造精品工程
如何把这树上一颗颗“红果果”变为群众兜里的“金蛋蛋”?
在深入了解全镇产业情况、认真分析存在问题、积极学习山东等苹果产地经验后,临镇镇党委提出了“精品管理”这个全新概念。希望通过抓点示范,逐步引导全镇果农建精品园、产精品果、打有机牌,全面推动苹果产业向标准化、有机化、特色化、高效化方向发展。
然而,精品管理的新点子并没有打动传统的果农们,果农老高便是其中反对的一员。
“只要一棵树上多结几个果子就能多卖几个钱嘛,间伐得损失多少产量,收益肯定更低了”。老高拒绝了技术人员的帮助和指导,坚持自己的管理方法。到了年底,老高的果园虽然产量高,但果子质量却参差不齐,鲜有果商问津。反观邻村李延军的精品果园,从8月份起,前来的果商络绎不绝,贴字苹果甚至卖出了每颗5元的高价。
看到如此大的差别,老高坐不住了。他向镇政府工作人员详细咨询了精品果园,精品管理通过实施“果-畜-沼-窖-网”五配套生态果业发展模式,全面推进精品管理八项措施,实现了果个大、果形正、果色红、果味香的定制化“好果子”,镇园艺站站长多次来到老高的果园里面对面的向他讲解技术要点和管理方法,不久他也向镇党委政府提交了申请,经过精心的管护,今年四月份他的园子也成为精品园。今秋的果子早早地都订了出去,价钱还比去年高了一块多呢”。
延长产业链条,夯实致富道路
在做优生产环节的前提下,临镇镇积极在加快产业后整理方面谋思路、想办法。全镇引进了4.0智能选果线,修建了气调库,完善了质量安全监测体系,进一步增加了苹果销售的话语权。
为了进一步激活农村要素,深入挖掘优势资源,临镇镇大力发挥支部书记“为民服务贴心人、致富带富领头人”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将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成立专业合作社,发挥党员的带动作用把农民组织起来,努力让农民参与到苹果全产业链发展当中。现在,全镇成立的合作社共计20余家,旺昇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金玉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富民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等已成为加快产业规模化发展的助推器,“支部+合作社”的机制被越来越多的群众认可,全镇已有3000多名群众加入了合作社,200余名贫困户从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