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3版
“我们的日子会越过越好”
  本报讯(刘伟 通讯员 冯超)金秋时节,来到子长县安定镇廖公桥村见到闫爱萍时,她正在大棚里查看油菜的长势。“多亏了镇里为我们贫困户免费建的拱棚,让我靠种植绿叶菜收入翻了番。你们看,这棚油菜长得这么好,过几天就可以卖了,又有一笔收入了。”提起自家的拱棚菜,闫爱萍喜笑颜开。
  今年57岁的闫爱萍是子长县安定镇廖公桥建档立卡贫困户,在种植拱棚蔬菜前,闫爱萍一家靠种植大田蔬菜为生,有时出去打点儿零工,日子过得比较艰苦。今年,廖公桥村依托县上出台的产业扶持政策,大力实施大棚菜、拱棚菜、露天菜、庭院菜“四菜”并举措施,发展大田无公害蔬菜78户120亩,大棚菜15棚,庭院菜80户,拱棚菜43座,其中贫困户4户9座。在县、镇的号召下,闫爱萍虽有点心动,但不敢尝试。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及时主动和她进行沟通,耐心地做思想工作,最终闫爱萍的顾虑打消了,决心用自己的双手实现脱贫。
  针对廖公桥村发展蔬菜大棚刚起步的现状,安定镇按照“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思路,针对贫困户劳动力实际状况,邀请来农业种植专家现场讲课,组织农户、贫困户到周边乡镇参观学习蔬菜产业发展先进经验。通过学习,农户们的认识提高了,信心增强了,都积极发展大棚蔬菜。
  “与外地蔬菜相比,本地蔬菜在价格和新鲜程度上都有着明显的优势,而我的菜都是用家养猪粪做肥料,是真正的绿色无公害蔬菜,叶子嫩、色泽好、品质佳、营养价值高,所以我们家的菜根本不愁销路。明年我还准备在村里的带动下种植葡萄,我相信我的日子会越过越好。”闫爱萍信心满满地说。
  “下一步,廖公桥村将以脱贫攻坚为统揽,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依托安定文化旅游名镇的辐射带动作用,按照“大旅游助推大发展、大产业带动大扶贫”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农家乐、窑洞宾馆、露天菜、大棚菜、拱棚莱、庭院菜、窑洞菌菇、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将廖公桥村打造成美丽宜居、生态休闲、采摘体验为一体的具有浓郁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示范村。”安定镇镇长张金虎说。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