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2版
渭南市
开辟贫困群众就业新途径
  本报讯(刘钰薇 记者 王军锋)10月15日上午,记者从“脱贫攻坚渭南在行动”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渭南市人社局利用公益专岗安排贫困劳动力就业,截至目前,累计开发就业扶贫岗位12000余个,稳定安置贫困劳动力上岗就业11172人,走在全省前列。
  据市人社局副局长董建明介绍,就业扶贫公益专岗是利用全市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和财政拨款的社会组织开发编制外新增或退出补充的服务型、辅助性就业岗位,专门针对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业的公益性岗位。通过“部门单位+社会企业机构+贫困劳动力”协作模式,采取社会化购买服务方式,挖掘扶贫岗位安置贫困劳动力就业。截至9月底,渭南市共帮扶贫困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18667人,完成任务1.1万人的169.7%;新增开发就业扶贫岗位1384个,其中:在“市、县、镇、村”四级开发公益专岗安置贫困劳动力共计425人,完成任务362人的117.4%。
  “除了设立扶贫公益岗位,我们还通过建设就近就地转移就业示范工程,在田间地头为贫困户培训技能等多项举措,狠抓贫困劳动力就业。”董建明说,去年以来,全市累计帮扶贫困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66123人;组织开展贫困劳动力免费技能培训31049人;扶持创业2077人。在“市、县、镇、村”四级开发就业扶贫岗位12000余个,稳定安置贫困劳动力上岗就业11172人,就业扶贫成效显著。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