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荒滩变身大公园
  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年
  司马迁杯
  民歌民谣新闻头条征文大赛
  中国好花椒 韩城大红袍
  韩城创建全国大红袍花椒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

  宝鸡 王英辉
  如果说素有“炎帝故里”“青铜器之乡”美誉的宝鸡是西北大地上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那么,穿城而过的渭河则无疑为它平添了最为靓丽的一抹光彩。
  以前的渭河滩,蒿草杂生,黄尘蔽日,一派空旷萧条的破败模样。上了年纪的人一提到当初的它,都会忍不住摇头说:“嗨,把人折腾苦了,难言很!”听说当年许多从河南逃荒过来的群众,一时在城区找不到栖身之所,便成群结队来到这儿,那可真是:
  昔日此地杂草滩,
  风萧萧,沙漫漫。
  一望无际是荒田,
  四野尽见土遮天。
  穷日子,倍辛酸,
  暂借河道把身安。
  简易房,随处建,
  一家老小住里边。
  上世纪70年代前后,河道里的许多滩地上常会被人划分成一块块、一畦畦的所谓菜地农田,各类瓜菜到处都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甚至有人连玉米和高粱都悄悄种了进去。城区的人居面积日益紧张,土地欠缺,这样的举动也是能理解的,可是遇到暴雨天气,河水上涨,那结局,岂是一个“惨”?君不见:
  雨霖霖,水涟涟,
  寸步难行泥淖间。
  瓜棚豆架立河畔,
  一朝水涨全冲完。
  气得老农连声叹,
  皱眉头,心生烦,
  收成一点也没见,
  辛苦半载不划算!
  进入新世纪以来,宝鸡治理渭河的信心愈来愈加坚定。渭河河床紧邻北堤一侧约60多万平方米,宽度180~240米,全长3公里多,平整规划、绿化改造,还要兼顾蓄水堤坝等细节,要向广大市民呈现一个前所未有的开放式游乐公园,绝不是一件简简单单的事情,而是惠及后世的一项“民心工程”。于是乎,热火朝天的场景出现了:
  小山城,大改观,
  美化河道要当先。
  全民齐心加油干,
  誓让旧貌展新颜。
  不怕苦,不为难,
  昼夜奋战无怨言。
  一腔热血两股汗,
  换来今朝美家园。
  渭河美了,宝鸡便靓丽了;渭河绿了,宝鸡便明媚了!现如今,当你一踏上宝鸡这片土地时,步行数百步即可进入渭河公园,你一定会被眼前的画面所吸引:绿树成林、碧草如茵、百花竞放、垂柳摇曳,两岸高楼倒映在水中,清波荡漾,水光潋滟中,“城在林中,水在城中,人在画中”的图卷会令你如痴如醉,流连忘返。每天茶余饭后的休闲时光,来此散步的人络绎不绝,无数摄影爱好者提溜着“长枪短炮”,恨不能将整个园区的精彩瞬间一一定格在手中……日常生活中,难怪大家亲切称之为“市民的天然氧吧”,就连慕名而来的外地文友,也在游览过渭河公园后即兴写下了他的感受:
  喜看河滩成公园,
  八方游客露笑脸。
  南眺巍巍秦岭山,
  北望莽莽蟠龙塬。
  置身胜利桥两岸,
  渭河兀自流潺潺。
  绿植美,花鲜艳,
  仿古石道宽又宽。
  霓虹彩灯亮闪闪,
  火树银花不夜天。
  一泓清流漾波澜,
  鸟儿飞,鱼儿欢。
  嬉戏游弋荷叶间,
  江南水乡在眼前。
  情无尽,意阑珊,
  高歌阵阵笑语喧。
  随着前些年全省启动渭河综合整治工程以来,以渭河公园为中心,河道自西往东陆续建成10多个不同主题的特色园区,更便捷地为人们提供着健身、娱乐、观光等贴心服务。逶迤数十里,绵延多县区的渭河,正在以它“十里花海、百鸟戏滩、千亩荷塘、万顷芦荡”的旖旎秀丽神韵,徐徐向您打开一轴生机盎然的壮美图卷。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