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传承文化庆丰收 府谷再铸新名片














白夏华 本报记者 鱼玉军 文/图
9月25日至27日,2018中国·府谷海红果节暨“品味府谷”美食文化活动隆重举行。此次活动以“丰收府谷·振兴乡村”为主题,庆祝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全面展示了府谷县科技强农新成果、产业发展新成就、乡村振兴新面貌,进一步提高了府谷特色产业海红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扩大了“品味府谷”饮食文化品牌,积极推动了乡村振兴,助推农民增收。
4067米黄米糕链成功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
为提高府谷农特产黄米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打造“品味府谷”饮食文化品牌,在“品味府谷”美食文化活动期间,府谷县成功举办了“府谷黄米糕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最长的油炸糕点队列”活动。
此次活动是府谷县首次举办的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活动,由府谷县饭店烹饪协会发起。在长达4个小时的挑战时间内,由50名糕点师、100名志愿者共同制作45000片黄米油糕(约重8000斤)链接成1条4067米长的黄米糕链组成“品味府谷”logo。此次挑战严格按照挑战规则进行,全程在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官罗琼的见证下完成,罗琼经过一系列精细测量、分析、认证,最终确认“中国府谷黄米糕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最长油炸糕点队列”以4067米的长度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挑战成功。挑战结束后,所有黄米油糕都分发给现场观众免费食用。
近年来,府谷县将传承饮食文化提升到县域经济支柱产业的高度,全力打造“品味府谷”美食文化品牌,不断提升府谷美食的知名度,先后挖掘、整理出三红肉、驴肉碗托、手擀长豆面、千层红果酥、黄米凉粉等36道名优小吃,经中国烹饪协会评审认定为“中华名小吃”。同时挖掘、整理出以海红果为主要食材的“灿烂海红宴”,以黄米为主要食材的“飘香黄米宴”,经中国烹饪协会评审认定为“中国名宴”。
西北地区面积最大的县级公共图书馆投入运营
9月26日,府谷县图书馆正式开馆。该馆占地面积18300平方米,总投资1.1亿元,馆藏书籍近18万册,年流通量超10万人次,年借阅量超15万册次,是西北地区面积最大的县级公共图书馆。
据介绍,府谷县图书馆在布局和功能设计上充分体现文化综合服务理念,以最大限度方便读者为目标,采用一门式管理模式,集“藏、查、借、阅、参”于一体。图书管理采用最新的“RFID”(阿法迪)系统,实现采集、编目、流通、办证和书目搜索自动化,更加优化了图书管理。新增自助办证、自助借还、新媒体体验区、创客艺术空间、影视体验厅等功能区,增设了秦晋蒙地方文献、地方历史文化展区、自习区、茶憩区、文化活动中心及24小时城市书房等。馆内实现无线网络、中央空调、直饮水全覆盖。2018年6月,在全国县级公共图书馆综合评估定级中府谷县图书馆被评为“国家一级图书馆”。
近年来,府谷县高度重视文化事业发展,大力实施“文化兴县”战略,积极推进“文明县城”“书香府谷”创建和文化惠民各项工程,先后建成了府谷大剧院、黄河流域民俗博物馆等一批文化场馆,全县文博事业走在了全省前列。
“府谷县图书馆的投入使用对于进一步提升府谷文化品位、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事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府谷县县长雷江声说。
海红果产业成为府谷特色农业发展新名片
海红果是世界稀有、府谷特有果品,是一种经济、生态效益极高的果树品种。海红果是府谷当地农民主要的经济林和重要的生态林,栽培历史达2000多年。海红果色泽鲜艳、营养丰富、鲜食酸甜可口,鲜果耐低温且冻后口感更好。据测试,果实含钙量居水果之首,被誉为“果中钙王”,所含氨基酸、黄酮、维生素和多酚类化合物也居其他果品之首,是现代生活不可多得的健康“长寿圣果”。
目前,府谷县海红果树栽种面积达5.1万亩,其中高标准示范园500亩,年产量约4万吨,占全世界产量的85%,已建成海红果现代加工企业9家,民间手工作坊近百家,已开发出海红果创意产品达40多种。海红果已经成为府谷县经济支柱产业之一。
2008年,府谷海红果被国家质检总局认定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1年申请注册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0年,府谷县被评为“中国海红果之乡”称号。
在此次活动举办的海红果产业发展论坛上浙江大学教授张放、中国餐饮品牌孵化专家李斌、陕西科技大学教授杨辉等专家围绕乡村振兴、特色食材和餐饮品牌塑造、海红果营养价值及加工方向分别做主旨报告。来自府谷、山西保德的海红果产品生产厂家分别交流了海红果产品开发的新技术、新成果和新思路。
在海红果系列饮品品鉴会上,专家委员会对府谷近年来开发的海红果发酵酒、海红果白兰地、海红果浓缩汁及海红果NFC100%果汁饮料等系列新产品进行了权威品鉴,专家们一致认为其生产技术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