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濂水镇的“致富密码”
李文化/文
黄花菜基地山水相依,中药材产业园花开遍野,生态莲藕基地藕香弥漫,小龙虾养殖基地虾跳稻长……产业脱贫的美丽画卷铺展在濂水镇的各个角落,也写在了贫困群众洋溢笑容的脸上,产业布局、村容村貌、群众的状态正在悄然发生着转变。
濂水镇位于汉中市南郑区西南部,全镇辖8个村,106个村民小组,5036户、17256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110户3298人。近年来,该镇以党建统揽全局,积极推行“党支部+互助合作社+贫困户”发展模式,组建专业合作社、创办种植基地,培育种养能手和致富带头人,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黄花菜”鼓起钱袋子
今年夏季,该镇黄花菜基地里种植的黄花菜迎来了丰产期,田间地头到处是一片金黄色的喜人景象。每天一大早,该镇黄花菜扶贫加工厂门前,三五成群、两两为伴的村民们已经手提、肩挎着装满鲜黄花菜的篮子,说说笑笑地在等候着收购人员的到来。据了解,去年以来,该镇党委、政府把黄花菜作为重点脱贫产业来发展,从大荔黄花集团统一采购优质高产黄花菜种苗160万株,免费为300余户贫困户发放种苗,种植黄花菜1000余亩,并签订了新鲜黄花菜每斤不低于1.5元保底价收购统销订单。
与此同时,该镇党委、政府多方筹措投资50万元在里仁村建成了濂水镇黄花菜扶贫加工厂,贫困户当天采摘的鲜黄花菜送到加工厂就能保价销售,形成了“产、加、销”一条龙,丰产期每亩黄花菜可收入4000元以上,真正地让黄花菜变成了贫困群众早日脱贫“摘帽”的“黄金菜”。
“中药材”香飘贫困村
针对贫困村经济落后,无特色经济发展产业这一情况,该镇党委政府紧扣“三变”改革,因地制宜,通过跑市场、摸路子、项目调研等方式,最终在群众大会上敲定了产业发展方案,决定以中药材产业作为贫困村上主导产业,带动300余户贫困户积极流转土地700余亩,建起了中药材种植产业园区,实现了贫困户“流转土地赚租金,入园务工挣薪金,产业发展分红利”的良好局面。
“千亩荷塘”铺就致富路
入夏时节,走进该镇生态莲藕产业园基地,放眼望去,千亩莲田延绵不绝,美丽的荷花竞相开放,吸引了许多游客纷纷来此睹其“芳容”。近年来,该镇党委、政府坚持“清莲小镇、美丽濂水”发展战略,通过招商引资、培育专业合作社,致力推进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建设,先后在七里村、团堆村、联合村、雅和村、流西河村、熊庙村,流转土地1500余亩,建起了千亩生态荷花园,带动300余户贫困户入社就业,既给市民和游客夏季出游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好去处,以此又能增加该镇群众的收入,带领贫困户顺利脱贫,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黄花菜基地山水相依,中药材产业园花开遍野,生态莲藕基地藕香弥漫,小龙虾养殖基地虾跳稻长……产业脱贫的美丽画卷铺展在濂水镇的各个角落,也写在了贫困群众洋溢笑容的脸上,产业布局、村容村貌、群众的状态正在悄然发生着转变。
濂水镇位于汉中市南郑区西南部,全镇辖8个村,106个村民小组,5036户、17256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110户3298人。近年来,该镇以党建统揽全局,积极推行“党支部+互助合作社+贫困户”发展模式,组建专业合作社、创办种植基地,培育种养能手和致富带头人,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黄花菜”鼓起钱袋子
今年夏季,该镇黄花菜基地里种植的黄花菜迎来了丰产期,田间地头到处是一片金黄色的喜人景象。每天一大早,该镇黄花菜扶贫加工厂门前,三五成群、两两为伴的村民们已经手提、肩挎着装满鲜黄花菜的篮子,说说笑笑地在等候着收购人员的到来。据了解,去年以来,该镇党委、政府把黄花菜作为重点脱贫产业来发展,从大荔黄花集团统一采购优质高产黄花菜种苗160万株,免费为300余户贫困户发放种苗,种植黄花菜1000余亩,并签订了新鲜黄花菜每斤不低于1.5元保底价收购统销订单。
与此同时,该镇党委、政府多方筹措投资50万元在里仁村建成了濂水镇黄花菜扶贫加工厂,贫困户当天采摘的鲜黄花菜送到加工厂就能保价销售,形成了“产、加、销”一条龙,丰产期每亩黄花菜可收入4000元以上,真正地让黄花菜变成了贫困群众早日脱贫“摘帽”的“黄金菜”。
“中药材”香飘贫困村
针对贫困村经济落后,无特色经济发展产业这一情况,该镇党委政府紧扣“三变”改革,因地制宜,通过跑市场、摸路子、项目调研等方式,最终在群众大会上敲定了产业发展方案,决定以中药材产业作为贫困村上主导产业,带动300余户贫困户积极流转土地700余亩,建起了中药材种植产业园区,实现了贫困户“流转土地赚租金,入园务工挣薪金,产业发展分红利”的良好局面。
“千亩荷塘”铺就致富路
入夏时节,走进该镇生态莲藕产业园基地,放眼望去,千亩莲田延绵不绝,美丽的荷花竞相开放,吸引了许多游客纷纷来此睹其“芳容”。近年来,该镇党委、政府坚持“清莲小镇、美丽濂水”发展战略,通过招商引资、培育专业合作社,致力推进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建设,先后在七里村、团堆村、联合村、雅和村、流西河村、熊庙村,流转土地1500余亩,建起了千亩生态荷花园,带动300余户贫困户入社就业,既给市民和游客夏季出游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好去处,以此又能增加该镇群众的收入,带领贫困户顺利脱贫,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