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新增市场各类主体2.2万户
本报讯(李文化 报道)9月14日上午,陕西省营商办、陕西省政府新闻办举办“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三场。刘西林介绍了《铜川市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有关情况。
近年来,铜川市委、市政府立足铜川实际,将“放管服”改革作为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先手棋”,以“缩时间、减环节、优流程、提效率”为目标,扎实落实“十大行动方案”工作任务,不断优化提升全市营商环境,努力将我市打造成全省优质营商环境政策高地和投资洼地。今年以来,全市新增各类市场主体22246户,增长343.5%;新开办企业1684户,增长80.9%。企业开办手续用时不超过1.5个工作日,简易注销工作限定在3个工作日完成。
同时,该市建立了财税服务厅,全面实现涉税业务“一窗通办”,实行九大类267项“最多跑一次”事项清单。通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微信、支付宝等多渠道缴税,实现169个事项“全程网上办”。设立了24小时自助办税服务室和税银一体化服务室,简化办税手续,涉税事项平均办理时长缩短62%,涉税业务办理等候时长缩短71%。减免企业各类税费2.3亿元,拨付227户企业稳岗补贴资金1146.96万元。积极争取增发电指标,今年以来,通过直供电降低用电成本735万元,降低一般工商业用电和输配电成本454.01万元。
实行容缺办理和“一站式作业”,出口单证办理做到随时受理,随时办结。全面推行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做到“一口受理、并联批”。成立了铜川国际经贸发展有限公司,推动铜川优势产业、特色产品参与国际产能合作。截至目前,全市新增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企业10户,新增外商投资备案企业1户。
充分发挥中小企业转贷基金作用,解决企业应急周转资金需求,累计办理转贷资金5120万元。推广落实小微快贷、无还本续贷等创新金融产品,创新“诚信纳税贷”业务,今年以来,累计投放该类贷款4.98亿元。开展“泰隆”模式试点,着力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持续开展应收账款融资,盘活企业资产。着力健全融资担保体系建设,积极推进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增资扩股。
刘西林说,下一步工作计划是要强化工作效能,强化协同推动,强化主体权益,强化监督检查。
近年来,铜川市委、市政府立足铜川实际,将“放管服”改革作为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先手棋”,以“缩时间、减环节、优流程、提效率”为目标,扎实落实“十大行动方案”工作任务,不断优化提升全市营商环境,努力将我市打造成全省优质营商环境政策高地和投资洼地。今年以来,全市新增各类市场主体22246户,增长343.5%;新开办企业1684户,增长80.9%。企业开办手续用时不超过1.5个工作日,简易注销工作限定在3个工作日完成。
同时,该市建立了财税服务厅,全面实现涉税业务“一窗通办”,实行九大类267项“最多跑一次”事项清单。通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微信、支付宝等多渠道缴税,实现169个事项“全程网上办”。设立了24小时自助办税服务室和税银一体化服务室,简化办税手续,涉税事项平均办理时长缩短62%,涉税业务办理等候时长缩短71%。减免企业各类税费2.3亿元,拨付227户企业稳岗补贴资金1146.96万元。积极争取增发电指标,今年以来,通过直供电降低用电成本735万元,降低一般工商业用电和输配电成本454.01万元。
实行容缺办理和“一站式作业”,出口单证办理做到随时受理,随时办结。全面推行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做到“一口受理、并联批”。成立了铜川国际经贸发展有限公司,推动铜川优势产业、特色产品参与国际产能合作。截至目前,全市新增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企业10户,新增外商投资备案企业1户。
充分发挥中小企业转贷基金作用,解决企业应急周转资金需求,累计办理转贷资金5120万元。推广落实小微快贷、无还本续贷等创新金融产品,创新“诚信纳税贷”业务,今年以来,累计投放该类贷款4.98亿元。开展“泰隆”模式试点,着力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持续开展应收账款融资,盘活企业资产。着力健全融资担保体系建设,积极推进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增资扩股。
刘西林说,下一步工作计划是要强化工作效能,强化协同推动,强化主体权益,强化监督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