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7版
河长制,扮靓丹凤每一条河流
  本报讯(刘春荣 记者 武强)8月15日记者了解到,丹凤县为了确保河长制工作取得实效,把落实河长制工作纳入县级考核,并且与推进脱贫攻坚、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结合。全县建成水利水保工程16项460处,建设丹江干流、支流堤防80公里,新修丹江稳固河床坝14座,生态堤防7.8公里,治理水土流失100平方公里,绿化堤坡5万平方米。
  以河长制为抓手,扎实推进丹江流域污染防治。依托河长制工作平台,先后完成了4个规模养殖场的综合治理工程和5家重点企业的污水治理工程,建成了棣花、商镇、竹林关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填埋场。县城垃圾、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88%和86%。丹江出境断面水质持续达到2类标准。全县创建省级生态镇8个、生态村6个;市级生态镇10个、生态村22个;县级生态村147个,被命名为省级生态县。
  通力合作,全面推进“河长制”从严治水。该县以“河长办”牵头负总责,全县查处河道违法案件50余起,移交刑事案件3起,取缔违法采沙点3处,清理拆除砂石分筛设备13套。对这次专项治理清理活动前期摸排出的18家非法沙石场已全部关停,限期拆除清理设备,“禁养区”内的38个规模养殖场已全部限期整改,对15家畜禽养殖场进行了重点整治,关闭小散乱污企业6家,黏土专场18家。
  坚持河长巡河治水常态化。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县级河长共巡河100余次,镇级河长巡河700余次,县河长办累计向12个镇办下发河道问题清单78次,已整改到位65个。
  通过河长制工作的进步一步深化实施,丹凤的每条河流已呈现出更加靓丽的风景线,为建设美丽乡村,助推全域旅游,增加群众收入发挥积极的作用。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