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2版
佛坪脱贫攻坚发起“立体攻势”
  脱贫攻坚的陕西实践 亮点30
  本报记者 胡汉杰 通讯员 吴燕峰
  佛坪县按照“生态立县、旅游富民”脱贫路径,聚焦目标任务,健全机制、锻造铁军、求实创新,着力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其收入水平,谱写脱贫攻坚的新篇章。
  健全大机制 锻造硬作风
  该县建立市、县、镇、村“四级书记”抓脱贫领导机制,深入实施抓党建促脱贫“五大行动”,出台《佛坪县整县脱贫攻坚实施方案》《佛坪县20个脱贫攻坚行业部门配套支持计划实施方案》等制度,实行县级领导联镇包村、部门包村、扶贫干部联户和“六个一”帮扶机制,夯实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扶贫责任,整合镇办包村干部、“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四支队伍”力量,“一户一策”全方位精准服务,落实“三项机制”,全县贫困村、贫困户“一对一”帮扶实现两个“全覆盖”。
  扶志又扶智 弘扬新民风
  该县开办“佛坪大讲堂”,组建“文艺+政策+典型事迹”宣讲服务队,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实施“六个一”扶贫扶志工程,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六进”“明理·自强·感恩”主题教育实践、“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等活动,建立“一约四会”制度,建成道德讲堂、法律讲堂、科技讲堂97个,建设贫困群众收入“红黄榜”“爱心超市”,评选“最美佛坪人”“最美家庭”“脱贫民星”。目前,该县累计举办各种技能培训110多场次,组织文化惠民演出150多场次,全县7个镇办44个行政村政策宣讲、文化服务、技能培训等实现全覆盖。
  开辟增收途径 创新精准扶贫
  该县按照“政策引导、主体带动、入园入社”产业脱贫思路,创新开辟多元增收脱贫新途径。全县44个村均有集体经济合作社,在社内开展“一园四队一区”建设,组织引导贫困户把资金、土地、林地、闲置房屋等,作价或流转入股合作社、产业园区、家庭农场,签订合作协议,贫困户入园入社全覆盖,形成入园务工、入股分红、租赁经营、产业托管、订单农业等多渠道稳定增收路径。
  推行“五重保障”健康扶贫,在基本医疗保险、大病医疗保险、民政医疗救助三重保障的基础上,出台大病补充保险和补充医疗救助政策,贫困人口免费体检、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大病保险全覆盖。
  通过就业创业扶贫,430人走上就业岗位,该县去年以来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7475人次,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贫困人口383人,投放创业担保贷款1504万元,实现一人就业带动全家稳定脱贫。在全省率先实现15年免费教育,义务教育阶段无学生辍学,全面落实生态补偿、分类施保政策,多点发力、精准扶贫。
  脱贫显成效 全民奔小康
  该县通过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全县经济社会、城乡面貌、民生事业、基层组织和干部队伍全面提升。山茱萸、土蜂蜜、食用菌、冷水鱼等“一旅二养三药”特色脱贫产业发展壮大,建成现代农业园区26个,建成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4个、旅游精品村2个、风景线1条,熊猫谷景区升级为4A级景区。据了解,2014年至2017年,全县四年脱贫2474户7658人,2017年35个贫困村、1052户2562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退出,贫困县退出指标全面达标。
  今年,经精准识别,该县贫困人口锐减为207户307人,坚持“领导力量不变、包抓责任不变、帮扶机制不变、扶持措施不变、督导问责不变”,持续发力帮助贫困群众增收增效,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共建小康社会。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